秋日的暖阳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炙热,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带着凉意的秋风,卷起林间枯黄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宣告着一个漫长而严酷的季节即将来临——凛冬。
兽世大陆的冬季,是所有生灵的噩梦。
厚厚的积雪会覆盖整个大地,阻断通往森林深处的道路;原本活跃的野兽会躲藏起来冬眠,或者迁徙到更温暖的地方;河流会结上厚厚的冰层,捕鱼也变得异常困难。
对于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的狼族部落而言,冬季,就意味着食物的极度匮乏,意味着饥饿与寒冷的双重考验,甚至意味着……死亡。
因此,每当秋季来临,气温转凉之时,整个狼族部落都会进入一种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
部落里的雄性兽人,会组成更加庞大、也更加精锐的狩猎队,日夜不休地深入森林,追捕一切可能成为过冬储备的猎物。他们知道,现在每一次成功的狩猎,都可能意味着在寒冷的冬季,能多支撑一天,多挽救一条生命。
雌性兽人则会忙着处理狩猎队带回的猎物,将兽肉分割、腌制、风干,或者用烟熏火燎的方式进行保存。她们还会抓紧最后的时间,去森林边缘采集那些还能找到的坚果、浆果和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尽可能地增加部落的食物储备。
就连部落里的孩童,也会在长辈的带领下,去捡拾掉落在地上的枯枝败叶,为漫长的冬季储备足够的燃料。
整个部落,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又凝重的氛围之中。
林夏的试验田,以及她那“种植食物”的尝试,在这股席卷整个部落的“备冬”浪潮面前,似乎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虽然上次的收获,让族人们品尝到了土地的滋味,也让林夏的威信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那点微薄的产量,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部落度过漫长的冬季。
狩猎,依旧是狼族部落赖以生存的主导方式。
林夏对此心知肚明。
她并没有因为初步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更没有不切实际地认为,单凭自己目前这点微末的农业成果,就能彻底改变部落的生存现状。
她知道,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这个原始而缺乏基础的兽世大陆,更是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和时间。
所以,在部落进入“备冬”状态后,林夏也主动地将自己的精力,从试验田的日常管理,转移到了协助部落储备过冬物资上来。
她利用自己对植物的了解,帮助雌性们辨认和采集那些更具营养价值、也更容易保存的野生植物。比如,她发现了一种类似板栗的坚果,不仅味道香甜,而且富含淀粉和脂肪,非常适合作为冬季的能量补充。她还找到了一种可以晒干后长期保存的菌菇,味道虽然一般,但也能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充饥。
她还会将自己试验田里收获的那些“兽世土豆”和“兽世粟米”,按照最能延长保存期限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将土豆埋在干燥的沙土中,将粟米脱粒后晒干储存。虽然数量不多,但她希望能为部落的过冬储备,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她的这些举动,也进一步赢得了部落里一些雌性兽人的好感和信任。她们发现,这个外来的雌性,并非像她们最初想象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她也懂得生存的艰难,也愿意为部落的共同利益而付出努力。
当然,林夏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农业改革”事业。
在协助部落备冬的同时,她也在抓紧秋季最后的时间,为下一阶段的种植做准备。
她仔细地收集和筛选了这次收获的“兽世土豆”和“兽世粟米”中,那些最、最健康的种子,准备留作明年的种源。她知道,经过一代代的选育和改良,这些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一定会越来越好。
她还在阿烈的默许和少数年轻兽人的帮助下,对那片靠近弯弯河的、计划用于扩大种植规模的土地,进行了初步的清理和规划。虽然因为部落大部分人力都投入到了狩猎和采集之中,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但至少,他们清理掉了一些表层的灌木和石块,为来年春耕打下了一个小小的基础。
林夏还利用这段时间,更加深入地研究了部落周边的植物资源。她希望能找到更多适合在冬季或者早春种植的耐寒作物品种,以填补狩猎的空窗期,为部落提供更稳定的食物来源。
手环虽然己经失效,但她的“自然亲和力”却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变得越来越敏锐。她能更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植物的生命特征和能量波动,也能更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植物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她发现了一种生长在阴冷山坳里的、类似苔藓的植物,其根部似乎含有一种特殊的胶质,部落里的兽人偶尔会用它来治疗冻伤。林夏猜测,这种胶质或许具有一定的保温和抗寒作用,如果能将其提取出来,或者首接利用这种植物的特性,说不定能培育出一些更耐寒的作物品种。
她还注意到,在一些背风向阳的山坡上,即使在深秋时节,依旧有一些绿色的野菜在顽强生长。她仔细地观察和记录下这些野菜的生长环境和特征,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适合在冬季温棚(虽然她现在还没有能力搭建温棚,但这个念头己经在她心中萌发)中种植的蔬菜品种。
林夏的这些“不务正业”的举动,在部落里那些依旧固守传统观念的长老们看来,依旧是那么的“怪异”和“不合时宜”。
“哼,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摆弄那些没用的花花草草!不想着怎么多储存一些肉干,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老岩不止一次地在背后嘀咕,语气中充满了不满。
但林夏并不在意这些非议。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部落更长远的未来。
凛冬将至,现实的压力如同冰冷的寒风,吹拂着每一个狼族兽人的心头。
狩猎队更加频繁地外出,每一次归来,都伴随着或多或少的伤亡。森林中的猎物越来越狡猾,也越来越难以寻觅。部落的粮仓,虽然在众人的努力下,一点点地充盈起来,但距离安全度过整个漫长冬季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林夏亲眼目睹了狩猎的残酷和艰辛。她看到那些平日里强壮勇猛的雄性兽人,在与猛兽的搏斗中,留下狰狞的伤口;她看到那些失去伴侣的雌性兽人,在夜深人静时,发出压抑的哭泣;她也看到那些因为饥饿而眼神黯淡的孩子,对食物充满了最原始的渴望。
这一切,都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必要性。
狩猎,或许能解决一时的温饱,但它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法为部落提供稳定而可靠的食物保障。
而种植,虽然起步艰难,过程漫长,但它却代表着一种更可持续、更可控的生存方式。它能将部落的命运,从对自然的被动索取,转变为主动的创造和经营。
凛冬将至,也是新旧生存方式碰撞和交融的时刻。
虽然狩猎依旧是部落生存的主导,但“种植”这颗种子,己经在族人们的心中,悄然埋下。
他们或许依旧不完全理解林夏所做的一切,但他们却亲口品尝过土地的滋味,也亲眼见证了那些“怪草”顽强的生命力。
他们开始在狩猎之余,不自觉地留意起森林中那些与林夏试验田里相似的植物;他们开始在采集时,尝试着辨认林夏教给他们的那些可食用的野菜和坚果;他们甚至会在部落的篝火旁,小声地讨论着,明年林夏的试验田,又会种出什么新奇的“好吃的”。
这些细微的变化,如同冰面下的潜流,虽然不易察觉,却蕴藏着改变未来的巨大能量。
林夏知道,她的“农业改革”之路,还很漫长。她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挑战,更是族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但她有信心,也有耐心。
因为她相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所有智慧生灵共同的追求。
凛冬的寒风,虽然凛冽,却无法熄灭她心中那团燃烧的火焰。
她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点点地融化偏见的坚冰,一点点地开辟出希望的田野。
而当下一个春天来临,当万物复苏,当新的种子再次播撒在这片土地上时,狼族部落的未来,也必将因为她的存在,而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凛冬将至,考验着狼族部落的生存智慧,也磨砺着林夏的意志和决心。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也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季节。新旧生存方式的并存与碰撞,必将为这个古老的部落,带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而林夏,就是那个在凛冬中播撒火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