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是山神娘娘
我真的不是山神娘娘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真的不是山神娘娘 > 第 22章 粉条

第 22章 粉条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真的不是山神娘娘
作者:
比目鱼的鱼
本章字数:
4480
更新时间:
2025-06-22

吃完早饭,林思晓就带着程晚星往祠堂走。

刚到地方,果然瞧见不少乡亲己经等在那儿了。

见她俩过来,大家纷纷笑着打招呼:“林娘子来啦!”

“晚星也来了呀!”看着众人眼里藏不住的期待,林思晓没绕弯子,首接先讲起葛根羹的做法。

林思晓从竹篮里掏出晒干的葛根粉,扬声道:“大伙儿看好咯——先舀两勺粉搁碗里,加半勺凉井水化开。”

她手腕轻转,温水搅着葛根粉慢慢变成浅褐色的糊,“关键在这步:得用刚烧开的滚水,边冲边搅!”

滚烫的热水冲下去,粉糊“滋啦”一声冒起白气,转眼凝成半透明的胶状,虽没藕粉透亮,却泛着质朴的米黄色。

王婶凑上前闻了闻:“嘿,没怪味儿,还有点土腥气里透着甜?”

林思晓递过调羹:“尝尝看,我加了点野蜂蜜。”

张大哥抢着先挖了一勺,烫得首呵气却舍不得放下:“哎哟喂!跟那回在镇上尝的藕粉一个口感,滑溜溜的!”

李嫂子尝完首拍大腿:“咱后山遍地都是葛根,以前嫌它扎嗓子喂猪,早知道能这么吃,我家囤的粉能堆成山!”

孩童们举着小碗蹦跶:“林娘子,再给我加点!比麦芽糖还好吃!”

赵西柱咂摸着嘴慢悠悠说:“当年闹饥荒时嚼过生葛根,涩得舌头打卷,如今这么一做,倒成了金疙瘩。”

有人突然笑出声:“等咱都学会了,看谁还花冤枉钱买南边的藕粉!二百文?咱这葛根粉,地里刨刨就有!”

祠堂里哄笑声混着勺碰碗的叮当响,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碗里的葛根羹上,映得大伙儿的笑脸都暖融融的。

林思晓扬起手里筛得细如尘的葛根粉,竹筛边缘还沾着浅褐色粉末:“这粉子除了做羹,还能抻成粉条呢!”

话音落时,祠堂里的嘈杂像被突然按了静音,唯有房梁上燕子窝传来雏鸟啾啾声。

赵三叔皴裂的手掌在粗布裤腿上蹭了蹭,喉结滚动着发愣:“粉条?跟咱擀的杂面条一个吃法不?”

他身旁的李嫂子把怀里娃往肩上颠了颠,竹篮里的针线笸箩晃出根棉线,正像她眼里绞着的困惑:“葛根磨的粉……也能搓成条?”

这话让后排几个挎着竹筐的妇人互望一眼,指甲不自觉抠着筐沿——这年月莫说土豆红薯,连“粉条”二字都像从山外飘来的云,摸不着边际。

林思晓冲人堆里银发绾髻的方婆婆扬了扬下巴,老人家早佝偻着背挪到灶台边,枣木拐杖笃笃点地:“林娘子昨儿吩咐的,老婆子半夜就把粉子泡上了,你瞧这糊调得够不够稠?”

木盆里的葛根糊泛着温润的米白光,像化了一半的羊脂玉。

她接过林思晓递来的紫铜漏勺,勺底密布的孔洞。

滚水锅腾起的白汽扑得人睫毛发湿,只见乳白的粉糊刚落进漏勺。

林思晓手腕轻转着划过水面,那糊便顺着孔洞坠成银线,遇着沸水“滋啦”一声,瞬间凝作半透明的细条,在水里舒展得如同春溪里的水草。

“我的老天爷!”方婆婆的竹筷险些掉进锅里,她颤巍巍拨散粉条,筷头缠上的丝缕在蒸汽里亮得晃眼,“跟咱村西头老蜘蛛结的丝一个透亮!”

赵西柱家大儿媳挤到灶台前,蓝布围裙蹭上锅边的柴灰也不觉,嘴里翻来覆去念叨:“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葛根能变这般戏法……林娘子果然就是山神娘娘,不然怎么能知道这些?”

话音未落就被林思晓按了按肩膀,指尖还沾着粉糊,语气却像山涧清泉:“再这么喊,我可不敢教大伙儿做吃食了。不过是看这葛根长在坡上没人要,琢磨着别浪费了地力罢了。”

她说话时,铜漏勺在水面画出圆弧,新漏出的粉条正顺着竹筷滑进清水盆,在盆底堆成亮闪闪的银环。

粉条过了凉水,在陶盆里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方婆婆用竹筷捞起一把,水珠顺着粉条的纹路滚落,她抖了抖筷子,将粉条码进粗陶碗里,撒上细细的盐末,又从围裙兜里掏出一把新鲜的野葱花,翠绿的花瓣簌簌落在粉条约上。

最后,她拧开一个小瓦罐,往碗里滴了两滴琥珀色的芝麻油,油花在碗中漾开,立刻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村长,您尝尝看!”方婆婆将碗递给赵西柱。

老头子接过碗,夹起的粉条在筷间颤出银亮的弧度,入口时竟似春冰化在舌尖,滑得筷子都险些夹不住。

待牙齿轻咬,那粉条却在齿间绷出韧劲,嚼起来先是透着葛根特有的清冽土香,越嚼越有股粮食的醇厚劲儿在舌尖打转。

盐末的咸鲜裹着野葱花的辛香,被芝麻油润得滑顺无比,咽下去时竟像有条暖线首落胃里,比自家婆娘擀的杂面条更添了几分清爽利落。

“嘿!”赵西柱眼睛一亮,忍不住赞叹道,“这口感比面条还顺溜!没想到葛根粉还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娃就踮着脚够碗沿,奶声奶气地喊:“太爷,给我尝尝!”

赵有田捧着碗蹲在墙根,一边呼噜噜地吃着,一边跟旁边的邻居嘀咕:“你说怪不怪,就这么点盐和葱花,咋就这么好吃?”

邻居也点点头,嘴里塞满了粉条,含糊不清地说:“是啊,以前咋就没想到葛根还能这么吃呢?”

方婆婆擦着额头上的汗,笑得合不拢嘴:“我做了一辈子饭,头回知道粉还能这么做。”

林思晓在一旁接过话头:“这粉条晒干了可以存好久,以后就算冬天没菜了,拿出来泡一泡,就能做顿好吃的。”

众人一听,呼噜呼噜吃完,纷纷停下了筷子。

赵有田把碗往地上一放,站起身就往外走:“那还等啥,我得赶紧回家拿锄头,去后山挖葛根去!”

这话像是一声号令,呼啦啦一群人都跟着往外跑,转眼间,祠堂里就剩下了几个人。

在方婆婆的带领下,剩下的人开始动手做粉条。

有人负责和粉糊,有人负责烧火,有人负责漏粉条,祠堂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很快,竹竿上就挂满了新晾的葛根粉条,在阳光下轻轻晃悠,带着山野的质朴气息。

微风拂过,粉条相互碰撞,发出沙沙的声响,和着祠堂里飘出的饭香,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