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条子比黑社会还黑,地下秩序都是条子定的。
听到是九龙刑事侦缉处,陈慎治也不能不给面子。
“那好,我今天给你面子。”
“不过我告诉你,陈家不还钱,这件事不会了。”
陈慎治带着十三太保悻悻离去。
陈镇港和陈如意扶着陈宗进了祠堂。
围观人见没热闹看也就各自散去。
三人来到祠堂内坐下。
陈如意感激道:“港哥,今天要不是你出现,他们不知道会做什么。”
想到自已要是被抓后悲惨命运,陈如意忍不住落泪。
陈镇港递上手帕。
“如意,有我在陈家不会有事。以后他们不会来骚扰你们的。”
“哎。”
陈宗长叹一口气。
“港仔,叔叔知道你是好心。但是你现在当了警察,前途一片光明。我们陈家不能连累你。”
“就像刚刚你拔枪,要是被处里知道你肯定要背处分。”
陈镇港不在意笑道:“我从小无父无母,全靠您老拉扯我长大,您还出钱供我读书让我考上警校。和您大恩相比,区区一个警察职位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了就没了。”
陈宗瞪了他一眼。
“胡说,当警察多好,别人想还想不到。”
“在这个世道立足已经是千难万难,想要出人头地更是难如登天。”
“港仔,你好不容易考上警察,有了一线机会千万不要胡搞。”
陈宗是真心希望陈镇港好,不想自已家的事情连累到他。
可陈镇港却不这么想。
自已穿越过来就是一个无父无母孤儿,又生活在新界围村这种穷苦乡下地方。
任你有多高见识,饭都吃不上只有饿死一条路。
在六十年代,穷苦孩子想要出头就两条路,一条就是出来混,跟老大,混社团。一条就是当兵,做警察。
是陈宗收留了他还出钱供他读书,一路供他考上警校。
陈家可以说对自已有大恩,陈宗算是自已再生父母。
如今陈家落难,自已怎么能置之不理。
陈镇港在心里暗自发誓就算舍弃一切也要保陈家周全。
陈镇港:“宗叔还是先别说这个,我们还是先看看如水哥的事情怎么解决?”
“哎!”
陈宗悲叹一声。
“还能怎么解决!!”
“那可是五十多万窟窿,我就算把陈家宅子,地全部卖掉都不够还的。”
陈如水:“港哥,你一直在警局忙。事情你怕是不清楚。我哥收了一百户人家,每家五千六百多的楼花。现在房子没盖好,他先跑了。买房人拼命找我们家要钱。”
陈宗生气道:“当初我就叫他好好干饭店,他不听非要去学别人搞房地产。现在好啦,整个家都给他败光了。”
说着,眼泪再次流下来。
说起来,陈如水可是陈家村能人,陈家骄傲。
他靠着开饭店赚下百万身家。
在村中是人人羡慕大富豪。
近几年地产很火,陈如水看中机会在深水埗买下一块地建公寓。
谁知道开发到现在资金链断裂,他只能选择跑路留下一摊烂摊子。
陈镇港道:“其实地产是一门好生意。当初如水哥要做,我也是支持的。”
在港岛做房地产生意是对的。
六十年代港岛存在着严重的房荒。
港岛大概只有35%的人有私人住房,每人平均居住面积不超过15方尺;在最挤迫地区,人均居住面积更少至12方尺。(1平方米约等于9平方尺)也就是人均居住面积在1到1.5平方米左右。
1平方米还没后来厕所大。
因此港岛目前将有60万人居无定所,露宿街头和居住在木屋区的居民就有25万人之众。大批民众被迫在唐楼天台上、在大街旁、在城区周围搭建起大量的棚屋、木屋,甚至“纸皮屋”,形成了许多人口密集的木屋区。
就未来投资收益来说也就是数千倍收益。
李家成在1963年结婚的时候,花了63万元买下了深水湾的79号。这套房子后世的价值高达30亿左右,也翻了5千倍左右。
所以陈如水投身房地产,陈镇港当初也是支持的。
只是未来,趋势是好的但生意还是眼下,靠人做的。
看到风口,抓不到风口而跌落,倒在黎明前的案例数不胜数。
陈镇港也没料到陈如水会这么倒霉成为其中一份子。
他只能感叹百年难遇机遇,偌大风口,对方还是没把握住。
真就是富贵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感叹一番,陈宗说道:“如水事是我们陈家的事情。我决定把家里一切都卖了去还债。”
祖宗基业一日败光,陈宗无比辛酸和痛苦。
他含着泪,拉着陈镇港。
“港仔,我只托你一件事。”
“你帮我照顾好如意。”
陈如意哭泣道:“爸爸!!!”
她知道父亲是有了死志。
陈宗这是向自已托付后事。
陈镇港早就发誓就照应陈家周全,怎么可能让陈宗去死。
他握紧陈宗的手:“宗叔,你不要想不开。我们一定有办法的。”
陈宗苦笑。
“五十多万,我这把老骨头就是熬成汁都熬不出来啊!”
“一定有办法的。”
陈镇港神情坚毅。
他下定决心做得事情那就一定会做到。
“如意,你跟着你大哥做事,你告诉我现在深水埗那块地是什么情况?单位建的怎么样了?”
陈如意:“计划是四栋,建了三栋,一共100个单位。现在三栋都完成封顶但是门窗,下水道,绿化等配套还没有做。”
封顶啦!
陈镇港:“那么完成剩下工程大概需要多少资金?”
陈如意跟着陈如水做会计。
她清楚金额。
“还需要二十万左右资金。”
一百个单位,每个单位总价大约是二万。
楼花收的是三成,五千八百多块,分期七年付款。
减去购置土地,建筑资金,银行贷款,差不多还剩下3成利润也就是60万左右。
一间深水湾别墅就出来了。
陈镇港在心里快速算算账。
还有得救。
他对陈家父女说道。
“那么我们就把房子盖完,把房交出去。”
“这样不但楼花账不用还,我们还有钱赚。”
六十万利润减去二十万借款还能剩下四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