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寻花隔雨烟
旧梦寻花隔雨烟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旧梦寻花隔雨烟 > 第29章 午夜图书馆的秘密

第29章 午夜图书馆的秘密

加入书架
书名:
旧梦寻花隔雨烟
作者:
顾熙若
本章字数:
4818
更新时间:
2025-04-25

我第一次注意到小羽的异常,是在秋分那天的午休。她盯着教室后墙的旧校历,指尖反复着校服袖口的破洞,忽然问我:“你说,1998年的秋分夜里,学校里发生过什么吗?”

那时我们刚升初二,三中的旧教学楼正在翻新,唯有顶楼的图书馆还锁着铁皮门。传闻二十年前有学生在雨夜迷路,最后在堆满旧书的阁楼里发了疯,从此那层楼就成了禁区。小羽是转学生,总爱盯着校史室玻璃柜里的老照片发呆——特别是那张1998年毕业班的合影,右下角有个扎双马尾的女生,脸被墨水涂得漆黑。

三天后,小羽失踪了。她的课桌上留着半张撕下来的草稿纸,用红笔歪歪扭扭画着:【旧书的第13道褶皱/分针吃掉时针的影子/当锈锁转动三次】。我攥着纸条站在图书馆门前,忽然听见门后传来翻书页的窸窣声,像有人在潮湿的空气里轻轻呼吸。

“要进去吗?”沈明轩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这个总被老师点名的吊车尾,此刻正晃着从总务处顺来的钥匙串。他校服口袋里露出半截手电筒,边缘还缠着褪色的红绳,和小羽挂在书包上的一模一样。

铁门打开的瞬间,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手电筒光束扫过积灰的书架,我突然看见第二排书脊上摆着三枚玻璃弹珠,正是小羽上周体育课输掉的那盒“星空幻想”。沈明轩忽然蹲下身,指尖划过地面上用粉笔描的圆圈,圈中央画着和草稿纸相同的齿轮图案,齿轮缺口处标着数字“13”。

“看上面!”他的手电筒照亮天花板,老旧的吊扇叶片上贴着泛黄的纸条,每张都写着不同的日期:1998.9.23、2005.5.17、2012.3.8——都是三中曾经发生过学生“因病休学”的日子。当光束扫过2023.9.23时,我突然发现吊扇正在缓缓转动,根本没接电源的扇叶间,飘着半片带血的指甲贴,和小羽昨天送给我的同款。

阁楼的木楼梯在脚下吱呀作响,拐角处的墙面上刻着歪扭的公式:S=1/2gt2。沈明轩突然拽住我的手腕,手电筒照向楼梯平台的老式座钟——指针停在11:55,分针和时针恰好重叠成“X”形,像极了草稿纸上“分针吃掉时针”的图案。而钟摆下方的锁孔里,插着半截断了齿的钥匙,正是小羽失踪前在操场捡到的那把。

“找到了!”沈明轩突然指向墙角的旧书架,第13层摆着一本《力学原理》,书脊上的编号“0713”在积灰下若隐若现。我翻开书,泛黄的扉页上盖着“三中图书馆1998”的红章,中间夹着张照片:正是校史室里被涂黑脸的女生,她手里举着和小羽同款的玻璃弹珠,身后是正在施工的旧教学楼,脚手架上挂着“危险勿近”的木牌。

照片背面用蓝笔写着:“第13级台阶下,藏着二十年前的雨声。”我们顺着楼梯数到第13级,沈明轩用钥匙撬起松动的木板,露出底下的铁盒。打开的瞬间,我屏住了呼吸——里面是十二本泛黄的笔记本,最早的一本写着“1998年9月 林小满日记”,最新的那本,署名是“2023年9月 许小羽”。

日记里的字迹在1998年9月23日那天突然变了:“他们说我摔断了腿,但我记得脚手架倒塌时,有人从背后推了我。校医室的李老师每天给我喝奇怪的药水,我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而小羽的最后一篇日记停在9月26日:“我在旧照片里看见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她手腕上的红绳,和沈明轩的一模一样。”

沈明轩的手突然抖得厉害,我这才发现他翻开的那页上贴着张泛黄的收据,日期是2005年5月17日,收款人“李建国”,金额栏写着“保密费5000元”——正是沈明轩父亲的名字。楼下突然传来铁门撞击的巨响,手电筒光里,校医李老师正握着扳手一步步上楼,他白大褂口袋里露出的药瓶,和小羽上周“感冒”时请假带走的一模一样。

“你们不该来这里。”李老师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目光落在我们手中的铁盒上,“二十年前那场事故,教育局早就定性为意外。林小满的女儿居然偷偷转学过来,还想查当年的真相……”他突然看向沈明轩,“你父亲没告诉你,知道太多秘密的孩子,会和他们的父母一样‘生病’吗?”

沈明轩突然把我推向阁楼的侧门,那是我才发现的通风口,刚好够钻出去。我抓着铁盒往下爬时,听见身后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是小羽的玻璃弹珠滚落在地,在月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等我终于摔在教学楼后的草丛里,抬头看见顶楼的窗户亮起火光,沈明轩抱着什么东西从浓烟里冲出来,背后是李老师疯狂的喊叫。

救护车的声音由远及近时,沈明轩把温热的铁盒塞给我:“去找小羽的妈妈,她手腕上有红绳。”他校服上的血迹沾湿了我的袖口,而铁盒最底层,躺着张1998年的X光片,上面标着“林小满,右腿骨折,旧伤显示曾被外力撞击”。

三天后,我在医院见到了苏醒的小羽。她床头摆着那本《力学原理》,书里夹着的照片上,被涂黑脸的女生终于露出真容——和小羽简首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小羽妈妈坐在床边织毛衣,手腕上的红绳晃啊晃,和沈明轩的那根,还有二十年前照片里的,一模一样。

“当年爸爸为了保护妈妈,主动承担了脚手架倒塌的责任。”小羽摸着日记本上的裂痕,“李校医收了钱帮他们隐瞒,却没想到妈妈偷偷留下了证据。这些年他一首在阻止转学来的‘相关者’,比如我,比如沈明轩——他爸爸是当年的施工队负责人,后来也‘因病’离开了。”

旧教学楼的翻新工程在一周后重启,工人在顶楼发现了隐藏的储物间,里面堆满了二十年来“因病休学”学生的档案。沈明轩的父亲在档案里写着:“1998年9月23日,我看见有人推了林小满,但那个人……穿着三中的教师制服。”

故事的最后,教育局派来的调查组进驻了学校。小羽和沈明轩成了同桌,我们的课桌上摆着拼好的玻璃弹珠,用红绳串成了风铃。每当风吹过,旧图书馆的铁门上,那把生锈的锁就会轻轻晃动——就像二十年前的某个雨夜,有人曾在那里,用三个逆时针的转动,锁住了一个跨越二十年的秘密。

而我始终记得,在火警响起的那个夜晚,从顶楼飘下来的,除了浓烟,还有一张泛黄的纸页。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当第13颗弹珠滚向齿轮的缺口,二十年前的雨声,会洗净所有被时光蒙尘的真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