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不想重生呢
谁又不想重生呢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谁又不想重生呢 > 第6章 创业资金一块一

第6章 创业资金一块一

加入书架
书名:
谁又不想重生呢
作者:
新初酒五2
本章字数:
5396
更新时间:
2025-04-11

看完来信,陆一鸣把它装好,夹在一本书里。

里面还有三封曹同学的来信。

平均一周或者十天左右一封。

上一世自己和她断了联系之后,再也没见过她或者听到过什么消息。

哪怕他们是一个乡的,但是平原一个小乡镇都有二十八个村子。

有好几万人,陆一鸣村子和曹同学村子相隔七八里。

要是相邻的村子还能打听一下,在没有汽车的时候七八里地都算很远了,当然也就很难再有她的消息了。

除非有熟人的情况。

看来这个老同学笔友有必要一首联系下去。

难道陆一鸣会承认他是贪婪美色。

可不是,他只是为了维护同学情谊。

人生于世上几个知己,多少友谊能长存……《监狱风云》主题曲。

有点歪楼了。

中午放了学,陆一鸣找机会从操场翻出去,正门肯定是出不去的。

只能翻墙跑出去,跑到外面文具店,买了一沓子稿纸,还有信封就回来了。

中午休息时间,陆一鸣想了几个小故事,仔细写好之后摘抄了一遍。

一个是红军民国时期借粮,几十年之后政府部门帮忙还粮的故事。

一个是妻子卖了留了很久的长发给丈夫买了表链,丈夫卖了祖传的没有手链的手表给妻子买了精美梳子的故事。

一个是父亲不善言辞,为了儿子上学,隐瞒病情,儿子早知道父亲病重不想去上学悄悄去打工的煽情故事。

这几个都是陆一鸣在后世渠道看到的一些精彩故事。

只要语句通顺,文字稍微修改,时代背景转化一下,发表问题不大。

小故事好写,陆一鸣可以时不时爆出一些点子来写。

以后可以写短文挣点零花钱。

那两部长篇才是挣大钱的王道。

回头再给故事会写一本另类武侠小说。

保持着不断更就行。

反正这几天有超强的记忆力,陆一鸣己经把初二的知识都学完了。

有大把的时间来写小说挣钱。

都说钱是王八蛋,没钱才是蛋王八。

这一世不早点挣钱,真是浪费重生之后的年华。

可谓是开局创业基金一块一,其余全靠借。

陆一鸣放学时间也是邮局下班时间,只好某一节课装了一会肚子疼,偷跑出去学校把稿子给寄出去了。

为了能把稿费接上连贯性,在寄出三篇小短文之后,陆一鸣又写了几篇。

三篇准备寄出,三篇在路上,三篇等结果。

这样才能稿费跟上顺序。

等故事会武侠小长篇开始连载了,就不用那么费劲写小短文了。

毕竟脑子里的好点子有限,这一世虽然记忆力大增,但是自己前世看的那么多的故事也不可能都想起来。

武侠小说陆一鸣写的是一个民国武侠宗师的后代,潜心修炼,杀鬼子和汉奸的故事。

和传统武侠不一样,没有飞檐走壁,夹杂着一些特工或者间谍的故事。

一巴掌把鬼子头拍碎,骑着自行车还可以上火车,一枪八百里的故事(夸张了,八百米),稍微夸张了一点,说不好以后还可以让抗日神剧剧组买下改编权,拍个神剧啥的。

仔细一想,真的有可能哈。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保证能让读者读的爽歪歪就行了。

这样的话陆一鸣要三开小说,一本修真,一本奇幻,一本中长篇武侠。

陆一鸣有计划哪一本如果写的顺畅,就一首写哪本。

然后卡文了或者疲劳了,再换着脑子写另外一本。

等有一定的存稿了,然后再寄出去。

几本书都是可以先在一些杂志上连载。

又不用像后世写网文那样,每天都要更新。

不敢断更,又不敢请假,怕读者寄刀片。

所以,有一定的存稿就可以了。

回头把初一和初二所有的课程自己慢慢再重学一遍。

考试就没什么问题了。

他自己肯定不能跟着老师节奏来,自己学的快,还有前世的一点点基础,主要是乡镇中学题型太简单了。

像是初中数学和英语,陆一鸣前世天天和一帮差生玩,除了上课学一下,放假了,下课了从来不在学的,还能次次考高分。

但是高中数学和英语就不一样了,数学难了很多,英语更是词汇量多了不少。

一个乡镇的尖子生,到了县城重点高中就只能中游水平了。

毕竟这里汇聚了全县的优秀学生。

竞争对手能力大的多了。

别提能考上清北的学生了,那是全国的优秀学生。

难度更上一层楼。

所以挣钱是要挣钱,学习肯定不能马虎,一定要打好基础。

学好了初一初二的课本之后,回头借一点初三的课本,自己有时间就都自学了。

不会的再去问问老师,可不能像前世一样,差十分才到重点高中分数线,家里花了五千块钱择校费。

虽说家里也可以掏的出来,但是能不让家里掏钱,能给父母长长脸不好嘛。

自己可和很多重生者不同,什么重生就是孤儿开局,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

自己可有双亲和一个爷爷健在的。

只是姥姥和姥爷去世的早。

不知不觉到了周六,可惜不能回家。

周六下午陆妈隔着网状钢丝大门(西边是钢管,中间一个十字架钢管焊接,然后绑上网状钢丝),递给陆一鸣十块钱,还有一套换洗衣服。

衣服只能从门中间的缝隙里塞进来。

周围很多学生也在和家长隔着大门相见,一个个学生都等着投喂。

陆妈如今才刚西十,年轻许多,而且还没有白头发。

看到年轻这么多的陆妈,陆一鸣眼睛有点发红。

“鸣啊?咋了,学校里有人欺负你?”

陆妈隔着大门抓着陆一鸣的手问。

“没事妈,就是没睡好,眼睛发红。”

陆妈还好像没看出异样,周围人又多,比较吵。

“那就好,小鸣,你好好学习,别乱花钱。”

“嗯,知道妈。”陆一鸣吸了一下鼻子。

“那妈就回去了,家里一会要忙了。”

“好,妈,路上看着车。”

目送陆妈远去。

陆一鸣努力吸了两口气,平稳了情绪。

这辈子一定要让陆妈早点过上好日子。

上辈子陆一鸣三十好几也没结婚,陆妈操碎了心。

过了六十了还要上地里干活,没享多少福。

现在家里在村里正开着一个农药门市,兼卖化肥,还有套水果的袋子(有纸的还有塑料的)。

陆一鸣老家杨家屯,隶属梨树乡,村里有不少从清代就栽种的梨树。

但是很多化肥农药还有梨袋钱都是要等秋后才会给的。

前世陆一鸣就在今年年三十和他哥陆一鹏去帮父母要账。

清楚的记得几百块钱,很多人还掏不出来,或许有不愿意给,但有的真的确实困难。

有一家掏出钱来是在卧室废旧的炉膛里掏出来的。

好几层塑料袋包裹着,然后最里又是一个手帕包着。

里面是一卷钱,小额占大多数,红票子就几张。

要账要的陆一鸣都不好意思,又不能不要。

过了年三十午饭之后,陆一鸣家这边的规矩就不能再要了。

只能等过了正月之后。

毕竟自家也是赊的人家的货,也没办法,钱该要还得要,只是那次陆一鸣记忆深刻。

现在的农民还没有取消农业税,孩子上学也没有取消学杂费,挣钱门路又有点少,大规模进城打工的还少。

所以目前来说农村压力确实还很大。

陆一鸣家其实也不宽裕,现在如今陆爸还算有一些上进心,可不像他以后又被骗了几次之后开始在村里彻底不敢折腾只敢种地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