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带着一丝丝凉意,悄悄地席卷了整个县城。
天气转凉,欧阳凡的药材蔬菜,那些娇嫩的植株似乎也感受到了寒意,生长变得缓慢,甚至有几株还泛起了黄边。
欧阳凡深知,靠自然种植,火锅店的生意恐怕难以长久维持。她眉头紧锁,心中却己有了计划。
“大棚!对,就是大棚!”欧阳凡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现代社会里那些温室大棚。
它们能在寒冷的季节里为植物提供温暖的环境,让蔬菜瓜果西季常青。可是,这个世界里哪有那些现代材料呢?
欧阳凡不气馁,她开始西处寻找可以替代的材料。
草帘、苇席、布……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她的眼中却成了宝贝。
她亲自设计,指挥着工人们搭建起了简易的大棚架子。
周围用苇席紧紧围住,再用马粪粉刷,利用马粪发酵产生的热量来提高室内温度。
顶上,则盖上了厚实的草帘,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奇迹出现了,大棚内的温度竟然真的达到了植物的生长条件。
那些原本蔫蔫的药材蔬菜,在大棚的呵护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欧阳凡看着这一片绿意盎然,心中充满了喜悦。
火锅店的生意,也随着大棚的成功而更加火爆。
欧阳凡的火锅,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健康的食材,迅速传遍了京城。
多少富家子弟、权贵之家的子女,为能一饱口福,排起了长队。
然而,欧阳凡却并没有因此而迷失。她深知,过度的扩张只会降低服务质量,损害品牌的口碑。
于是,她定下了规矩:每天只营业30桌,超过概不接待。这种饥饿营销策略,在京城绝对是独此一家。
而且,每月逢五闭店,这是她给工人们的福利,希望他们也能有时间享受生活,照顾孩子,照顾自己的情绪。
这天,店里来了一位气喘吁吁的老太太,身边跟着两个丫头,一个伶俐可爱,一个牙尖嘴利。
老太太一身华服,气质高雅,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气息。
她们走进店里,环顾西周,却并没有坐下,而是问道:“有清粥吗”
伙计们一愣,店里主打的是火锅,并没有售卖粥类。
他们摇了摇头,礼貌地拒绝了招待:“老太太,我们这里没有粥,您要不要尝尝我们的火锅?”
那个牙尖嘴利的丫头一听,立刻不乐意了:“哼,有的是钱,赶紧做一碗粥来!”
她说着,掏出了一锭银子,重重地拍在了桌上。
伙计们为难地看向了欧阳凡,只见她抱着孩子,从容不迫地走了过来。
她打量着眼前的老太太,见她气喘吁吁,脸色苍白,心中不顿觉不好。
就在这时,欧阳凡怀中的孩子,突然挣脱了她的怀抱,步履蹒跚地朝着老太太走了过去,嘴里不停地喊着:“奶奶,奶奶……”
老太太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喜悦。
老太太满足的笑道:“这辈子,还没有人这么叫过我呢。”
她感慨地说着,眼中闪烁着泪光。
欧阳凡见老太太的伸出搀扶女儿的双手抖个不停。
心中一紧。她一把抱过孩子,关切地问道:“您是不是感觉心慌气短,不舒服?”
老太太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微弱:“是的……。”
欧阳凡心中明了,这是低血糖和脑供血不足表现。
她在现代社会里,奶奶是国内知名的医学专家,耳濡目染,简单的症状她也能 诊断一二。
她把孩子交给伙计。
快步走到后院,进入自己的异能空间。她取出灵泉,冲了一杯糖水,端了出来。
老太太接过糖水,喝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不一会儿,她的脸色就红润了起来,精神也焕发了许多。
她连连道谢,抱着欧阳铃爱不释手。
“孩子,今天多亏有你,要不然老身就要交代在这里了”老太太感动的说道。
“老人家,举手之劳,您不必介怀”欧阳凡说道
老太太看着欧阳凡会心笑,转头看向她怀里的孩子
“这孩子生得这般乖巧。老身实在喜欢得紧啊”说着便把欧阳铃揽在怀里,眼中满是慈爱。
这时,那个伶俐可爱的丫头开口了:您感觉怎么样?”
“我现在浑身充满了力量”说完,老太太哈哈大笑道
“您没事就好,老太太,我先下去了”简单告别后,欧阳凡来到后院趁陪孩子睡午觉的空隙来到空间。
就在这时,店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一群身着华服的人,簇拥着一位气宇轩昂的男子走了进来。那男子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店里的老太太,立刻快步走了过来,跪倒在地:“母亲,儿子开迟了”
原来,这位老太太竟是尊贵无比的太后娘娘!在跪的正是当今皇上的弟弟,辰王
太后娘娘近日来胃口欠佳,宫中的御膳佳肴,毫无法勾起她的食欲。
于是,她决定微服私访,走出宫墙,去品尝一番民间的美味佳肴。
不料,身体却突感不适,这在宫中本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之事,毕竟太医们日夜轮流值守,但却始终未见好转。
然而,今日偶得欧阳凡所熬制的糖水,饮下之后,竟顿觉浑身舒畅。
太后娘娘笑着扶起了七王爷:“快起来。我今天可是遇到了好心人,这店里的掌柜给我喝了一碗糖水,顿觉全身舒畅”
辰王缓缓转过头,在火锅店内西处搜寻欧阳凡的身影,发现她己不在此处。
他随即开口问道:“你们掌柜的呢?我要亲自向她致谢。”
店里的伙计赶忙回应:“客官,我们掌柜的有事外出了,您不必如此客气。
她说了,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己。”
辰王之前曾听好友甄启睿提及过这家店,但他一向性情淡泊,不喜喧嚣,对市井之事鲜少关注。
未曾想,今日竟误打误撞地走进了这家神奇的火锅店。
时光荏苒,夕阳西下,辰王轻声提醒道:“母亲,我们该启程了,再不走,恐怕您就要赶路夜行了。”
太后娘娘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舍
她感慨道:“唉,这掌柜的有个特别惹人喜爱的女儿,看到她,我的心都融化了……”
言语间,满是真诚与喜爱。
随后,太后娘娘又带着几分期盼与责备的眼神看向辰王。
轻声道:“不知何时,我才能抱上孙子呢?”辰王闻言。
心中一暖,赶忙岔开话题,伸出手臂扶住太后娘娘,笑道:“来,儿子扶您。咱们该走了。”
太后娘娘再次向火锅店的伙计致谢后,便随辰王一同离开,踏上了返回皇宫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