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 第85 章 蔡冒蔡夫人反叛

第85 章 蔡冒蔡夫人反叛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
作者:
喜欢都捻子的唐玉霜
本章字数:
4704
更新时间:
2025-03-31

荆州襄阳,蔡府内的厅堂中,气氛压抑而沉闷。蔡夫人身着华丽服饰,面色阴沉,眼中满是怨愤,她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对蔡瑁说道:“这该死的刘秀,竟敢抢我儿子刘宗的位置!”

蔡瑁微微皱眉,脸上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又恢复镇定。他轻轻抱拳,躬身说道:“姐姐且先消消气,刘秀如今势力渐大,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蔡夫人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盏都跟着晃动,“从长计议?等我们计议好了,刘宗就彻底没机会了!”她站起身来,来回踱步,裙摆随着她急促的步伐摆动。“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儿子失去这大好前程,蔡瑁,你必须想办法!”

蔡瑁沉思片刻,缓缓道:“姐姐,刘秀并非等闲之辈,其麾下人才济济。我们若贸然行动,恐引火烧身。不如先暗中观察,寻找他的破绽,再伺机而动。”

蔡夫人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哼,好,那就先看着他得意几日。但你记住,一旦有机会,绝不能放过,一定要让刘宗登上那本该属于他的位置!”说罢,她紧握着拳头,仿佛要将刘秀的身影捏碎在掌心。

几日后,探子来报刘秀出城门视察民情去了。蔡瑁听闻,眼中精芒一闪,觉得时机己至。他迅速召集平日里训练有素的兵马,盔甲鲜明,刀枪林立。蔡瑁骑于高头大马之上,一挥手中长刀,高呼:“今日便是除去刘秀,扶公子上位之时!”众将士齐声应和,气势震天。

与此同时,刘秀身边仅有少量侍卫相随。正视察间,忽见远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般响起。刘秀心中一惊,知晓事情不妙。身旁的谋士蒯越却冷静道:“主公莫慌,此处虽地势开阔,但旁边那片树林可为我们所用。”刘秀颔首示意,众人便向树林撤去。蔡瑁赶到后,只见树林阴森,怕有埋伏,犹豫不前。正在此时,刘秀军中一支响箭射出,蔡瑁的马受惊狂奔起来,一时间蔡瑁阵脚大乱。刘秀趁势带着人马杀出,蔡瑁首尾难顾,最终只能狼狈退兵。经此一役,蔡瑁知道刘秀不可小觑,而刘秀也更加警惕蔡瑁的阴谋诡计。

邓禹听闻蔡瑁反叛的消息,神色瞬间凝重起来。他深知蔡瑁此举会给局势带来极大的动荡,当下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找到高宠与文聘,将情况简要说明。

高宠听闻后,虎目圆睁,手中长枪猛地一震,大声道:“竟敢反叛,我定要将这逆贼拿下!”文聘亦是一脸严肃,抱拳说道:“愿听从邓公调遣,共平叛乱。”

邓禹沉着冷静地安排道:“高宠将军,你率一队精锐在前冲锋,以你的勇猛定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文聘将军,你带人马从侧翼包抄,截断蔡瑁退路。我随后率大军压阵,务必将叛军一网打尽。”

三人领命后迅速行动。高宠一马当先,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叛军之中,长枪挥舞,所到之处叛军纷纷倒下。文聘也依计从侧翼包抄,将叛军退路切断。蔡瑁见势不妙,妄图拼死突围,但在高宠和文聘的前后夹击下,渐渐陷入绝境。

邓禹率领的大军随后赶到,将叛军重重包围。在严密的攻势下,叛军士气低落,纷纷投降。蔡瑁被高宠被双手抓住胳膊拉下马来,就此被擒。一场叛乱,在邓禹等人的果断行动下,迅速被平息。

蔡瑁被擒之后,刘秀亲自前来审问。蔡瑁被押在堂下,虽兵败被缚,却仍昂着头,不肯屈服。刘秀坐在堂上,目光平静地看着蔡瑁,缓缓开口:“蔡瑁,你本也是一方将领,为何要行此叛逆之事?”蔡瑁冷哼一声:“刘秀,你夺走刘宗的地位,我岂能容你?”刘秀摇头叹道:“位传承自有天命,岂是你等可以随意操纵。”

这时,刘宗匆匆赶来,看到被擒的蔡瑁,面露不忍之色。他向刘秀求情:“大哥,蔡叔叔也是为了我一时糊涂,还请大哥饶他一命。”刘秀看着刘宗,沉思良久。最终,他下令将蔡瑁削职为民,终生不得领兵。蔡瑁没想到自己捡回一条性命,诧异之余,也只能接受。

而后,刘秀开始大力整顿荆州,任用贤才。他深知经过此次叛乱,人心浮动,唯有励精图治才能稳固江山。在刘秀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日益昌盛,曾经因叛乱而起的阴霾逐渐散去,汉朝迎来了一段繁荣稳定的时期。

一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在刘秀卓越的治理之下,都城一片繁华之景。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百姓们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息。

这一日,刘秀正与司马懿交谈治国理政之事,司马懿突然神情郑重地说道:“主公,司马山庄有许多大才,名唤司马徽,此人博古通今,有经天纬地之才。若主公能得他们相助,大业必更上一层楼,臣恳请主公前往拜访。”

刘秀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期待,当下便决定择日前往司马山庄。数日后,刘秀带领着几位亲信,轻车简从来到了司马山庄。

司马山庄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宁静清幽。刘秀一行刚至庄前,便有庄丁通报。不多时,司马徽一袭素衣,气宇轩昂地出现在众人面前。刘秀赶忙上前,恭敬行礼:“久闻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司马徽微微欠身回礼,目光温和地打量着刘秀,见其目光诚挚,礼贤下士,心中暗暗点头。随后,将刘秀等人迎进庄内,一场关乎天下局势与未来走向的交谈,在这清幽的山庄之中缓缓展开……

司马徽将刘秀引入客厅,分宾主落座。丫鬟端上香茗,茶香袅袅升腾。司马徽率先开口:“君侯如今治下繁荣,然天下未定,君侯可有远虑?”刘秀正襟危坐,答道:“吾欲广纳贤才,使西海归心。”司马徽微微一笑,“君侯之志,令人钦佩。只是这世间能人众多,君侯可知何为用人之道?”刘秀沉思片刻,

“吾以为当德才兼备者重用,有才无德者慎用,有德无才者培养用之。”司马徽抚掌大笑,“君侯见解独到。吾庄中有一人,名叫周不疑,此人智谋超群,有扭转乾坤之力。”刘秀听闻大惊,忙道:“竟有如此大才之人,吾求贤若渴,不知先生可否引荐?”司马徽却摇了摇头,“此子虽有大才,但心性高傲,君侯若想得他辅佐,需诚心相待,且要等待时机。”刘秀颔首,表示明白。两人又谈论诸多军政要事,首至夕阳西下。刘秀起身告辞,心中念念不忘周不疑。他深知,若得此人相助,汉室复兴有望。带着满心期许,刘秀踏上归途,一路思索着招揽周不疑的良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