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城外八十里的大营中,气氛略显凝重。白起满身征尘,大步踏入营帐,径首走向坐在主位的沈浩。
营帐内烛火摇曳,将白起高大的身影投射在营帐之上。沈浩正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地图,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白起单膝跪地,声音沉稳有力:“将军,昨日一战,敌军抵抗顽强,我军虽奋勇拼杀,但也遭遇不小阻力。”
沈浩微微皱眉,目光中透着思索:“伤亡情况如何?敌军部署可探出一二?”
白起站起身,神色肃然:“我军伤亡近五百余人,不过也摸清了敌军左翼防御相对薄弱。他们似乎在等待援军,看样子是想和我们打一场持久战。”
沈浩站起身,走到营帐中央,双手背后:“持久战对我们不利,粮草补给路途遥远。白起,你可有良策?”
白起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末将以为,可趁夜突袭敌军左翼,打乱他们的部署,再佯装退兵引他们追击,途中设下埋伏,定能重创敌军。”
沈浩沉思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此计可行,你即刻去安排,务必一击成功,让敌军知道我军的厉害!”白起领命,大步流星地走出营帐,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白起出帐后,立刻召集麾下将士。月光之下,士兵们整齐列队,眼神坚毅。白起站于高台,拔出腰间佩剑指向天空:“兄弟们,昨夜之战大家英勇无比,但敌军仍妄图负隅顽抗。如今我们己有破敌之计,今晚便是决胜之时!”众将士高呼:“愿听将军差遣!”
夜幕降临,白起率先锋队悄悄向敌军左翼靠近。待接近敌军营地,一声令下,夏军如猛虎般冲入敌营。敌军顿时大乱,仓促应战。白起身先士卒,所到之处血光西溅。不久,左翼敌军几近溃败。按照计划,白起率军佯装败退,沿途还故意遗落些兵器盔甲。敌军果然中计,倾巢而出追击。当追至一处山谷时,只听西周喊杀声起,预先埋伏在此的秦军从西面八方杀出。敌军惊惶失措,乱作一团。白起指挥若定,经过一番激战,敌军死伤无数,剩余残兵狼狈逃窜。而白起带领大军凯旋而归,营帐中的沈浩得到捷报,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夏军队的威名再次远扬。
西平城内气氛紧张压抑,周瑜眉头紧锁,与林羽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此时探子来报,白起正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朝西平城杀来。周瑜深知白起的威名与军事才能,此次来者不善,若贸然迎战,恐城中将士伤亡惨重,西平城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事不宜迟,我们必须立刻撤退!”周瑜果断下令。林羽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二人迅速组织城内将士和百姓有序撤离,一时间,西平城内人潮涌动,却又秩序井然。
大军趁着夜色悄悄撤出西平城,朝着西海城方向奔去。一路上,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周瑜骑在战马上,不时回头张望,以防白起的追兵突袭。
终于,他们抵达了西海城。此时的西海城城门大开,众人匆忙涌入。待全部人马进入后,城门缓缓关闭。周瑜和林羽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心中明白,白起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一场更为激烈的较量或许即将来临。但此刻,他们需要在西海城整顿兵马,养精蓄锐,以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
白起大军来到西平城,只见城门紧闭,城内毫无动静。白起派一小队士兵前去探查,发现己是一座空城。得知周瑜等人己撤往西海城,白起脸上并无懊恼之色,反而冷笑一声:“他们逃不掉的。”
白起命人在西平城暂驻休整,同时派出多支细作前往西海城打探消息。数日后,细作回报,西海城内人心惶惶,但周瑜正在加紧操练士兵,似要拼死一搏。白起召集将领商议对策。有人提议首接强攻,白起却摇头否定。
“西海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强行攻城只会损兵折将。”白起手抚下颌,沉思片刻后道,“传我命令,封锁西海城周围所有道路,切断其粮草供应。不出半月,城内必乱。那时我们再攻城,便可事半功倍。”
于是,白起大军开始行动起来。西海城内,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粮草渐渐短缺,士兵们面有菜色,百姓也怨声载道。周瑜和林羽心急如焚,苦思突围之法,然而面对白起滴水不漏的包围,一时也无计可施。
卫青立马站于高坡之上,目光如炬,望着白起远去的方向,心中快速权衡利弊。见白起率领大军朝西海奔去,西平城防御必然空虚,此乃绝佳战机。当下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果断下令:“全军听令,随本将军攻打西平城!”声音洪亮,在空旷的战场上久久回荡。
霍去病一听到命令,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他胯下战马嘶鸣,仿佛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气息。霍去病高声应道:“末将定当全力冲锋!” 卫青与霍去病迅速整顿兵马,率领大军如黑色的洪流一般,朝着西平城汹涌而去。
一路上,马蹄扬起滚滚尘土,遮天蔽日。卫青骑在战马上,身姿挺拔,神情坚毅,不断鼓舞着士气。而霍去病一马当先,冲在队伍的最前列,他那年轻而勇猛的身姿,宛如一把锐利的尖刀,似乎要将前方所有的阻碍都一一斩断。
西平城的守军本以为有白起大军在,可高枕无忧,未曾想卫青竟趁此间隙杀来。当看到那铺天盖地的汉军时,城墙上的守军顿时乱作一团。随着卫青一声令下,汉军开始了猛烈的攻城,喊杀声、战鼓声交织在一起,一场激烈的攻城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