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瑞站在京师大学堂的讲台上,身后巨大的黑板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方程式。窗外飘着光绪元年的第一场雪,但讲堂内温暖如春——这得益于地下铺设的马佳氏地热系统。三十岁的太子如今己蓄起短须,眼角有了细纹,唯有那双遗传自母亲的淡蓝色眸子依然清亮如昔。
"今天讲解量子力学基础。"他敲了敲黑板,台下上百名学子齐刷刷翻开笔记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胸前都别着枚铜质徽章,上面刻着蒸汽机与算盘交叉的图案——这是大清皇家科学院的标志。
突然,讲堂最后排站起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人:"殿下,学生有一问。《格物真诠》第三卷说'观测决定量子态',可这与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岂不矛盾?"
承瑞嘴角微扬。这个叫谭嗣同的湖南学子总能抓住关键。他刚要回答,讲台上的赫姆霍兹共鸣器突然自行启动,投射出全息影像——是身着奇怪服饰的马佳玉洁,背景似乎是某个未来实验室。
"好问题。"影像中的马佳玉洁竟能互动,"朱熹说的'格物'是被动观察,而量子力学要求主动干预..."全息影像突然闪烁,变成了宫装打扮的她,"就像当年我干预了天花疫情。"
学子们哗然。承瑞却见怪不怪地调整着共鸣器频率——自从时空核心重置后,马佳玉洁的量子意识就经常以不同形态出现。最离奇的是上月物理实验时,她居然从阴极射线管里钻出来纠正了一个公式错误。
"报——"传令兵突然冲进讲堂,"旅顺急电!日本舰队炮击我..."话音未落,全息影像的马佳玉洁突然放大,整个笼罩住讲台。在学生们震惊的目光中,宫装幻象变成了身着海军制服的现代版本,她身后浮现出清晰的黄海海图。
"联合舰队六艘主力舰,航向西南,速度..."未来的马佳玉洁报出一串精确数据,最后补充,"建议出动'镇远''定远'两舰,配备量子鱼雷。"
承瑞立即按下讲台暗格的机关。地板滑开,露出个深不见底的通道。他对谭嗣同招招手:"你代课。"说完纵身跃入通道。合拢的地板隔绝了学子们的惊呼,也掩盖了通道尽头那台造型前卫的交通舱——这是根据机甲技术改良的地下穿梭器。
当承瑞抵达天津军港时,眼前的景象让他血脉贲张。两艘万吨级铁甲舰正在解缆,但更引人注目的是港口新建的十二座巨型炮台——这些配备量子瞄准系统的岸防武器,正是按马佳玉洁最后留下的图纸建造的。
"殿下!"管带邓世昌奔下舷梯,"倭寇不宣而战,击沉了我运兵船!"
承瑞望向海面,瞳孔微微收缩。常人眼中空无一物的海平线上,他通过量子视觉清晰看到六个黑点——那是日本联合舰队的烟柱。更可怕的是,每艘敌舰周围都萦绕着诡异的红光,这是快穿局介入的标志。
"传令。"承瑞的声音冷得像冰,"启动'星火'计划。"
刹那间,整个天津港活了过来。隐藏在普通仓库里的机甲组装车间全部开启,十二尊经过现代化改造的钢铁巨人列队走向码头。它们胸前不再是大清的龙纹,而是与承瑞制服相同的量子符号。最惊人的是,这些机甲开始自主组合变形,最终拼接成三艘流线型的空中战舰!
邓世昌目瞪口呆地看着"镇远"号铁甲舰的甲板滑开,露出里面隐藏的量子鱼雷发射管——这种武器能穿越时空屏障首接打击目标核心。更诡异的是,所有水手的眼睛都短暂变成了和马佳玉洁一样的淡蓝色,仿佛被某种高等意识临时接管。
当第一枚鱼雷拖着蓝色尾焰升空时,黄海上空的云层突然裂开。巨大的金属结构从虚空中探出——这是快穿局的时空干涉舰。承瑞冷笑一声,启动了手腕上的控制装置。鱼雷在距离敌舰百米处突然消失,下一秒首接出现在干涉舰的引擎室内。
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中,一幕奇景在黄海上演:日本舰队被量子冲击波掀翻的同时,六个马佳玉洁的虚影分别出现在各舰指挥室。她们穿着不同时代的服装,却做着相同的动作——按下某个虚拟按钮。霎时间,所有敌舰的火控系统全部失灵,炮弹在炮膛内自爆。
"这..."邓世昌看着海面上燃烧的敌舰,突然跪倒在甲板上,"孝献皇后显灵了!"
承瑞却望向更远的天空。在那里,快穿局的干涉舰正化作漫天光点消散,而每个光点里都坐着个微笑的马佳玉洁。她们朝着不同时空飞去,其中最近的一个光点降落在"镇远"号的舰桥上,化作实体轻轻拥抱了承瑞。
"额娘..."太子哽咽着抓住那逐渐透明的手臂。马佳玉洁最后的身影在他耳边留下句话:"记住,真正的战场在星辰大海。"说完便化作无数蓝色蝴蝶,飞向正在天津港兴建的天文台方向。
当夜,承瑞在军港密室召见了谭嗣同等人。全息投影仪展示着从马佳玉洁量子意识中提取的星图,火星殖民地的画面让年轻学子们呼吸急促。
"殿下,这..."谭嗣同的手穿过火星城市的幻象,"真的可能吗?"
承瑞没有首接回答。他打开密室最深处的保险箱,取出一本封面烫金的《星际殖民纲要》。扉页上是马佳玉洁的亲笔题词:"给我生于星辰的孩子们。"落款时间赫然是——康熙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