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神坛”的工程,在秦始皇不惜血本的投入下,进展可谓神速。
咸阳宫城西那片原本荒芜的皇家禁苑,如今己是塔吊林立……呃,是脚手架密布,民夫往来如织,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只是,这每日里如同流水般消耗的钱粮物资,也开始让一些老臣的眉头越皱越紧。
早朝,秦始皇高坐龙椅,面带红光,显然对“太阳神坛”的进度颇为满意。
他刚想开口询问林峰今日又有何“神示”,殿下一位须发皆白,身着御史官服的老臣颤巍巍地出列,手中捧着一卷竹简,声如洪钟,却带着一丝悲怆:
“陛下!臣,御史大夫王翦(虚构,非名将王翦),有本启奏!”
秦始皇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这王翦乃三朝元老,向来以刚正不阿著称,只是有时未免迂腐了些。
“王卿但讲无妨。”
“陛下!”王翦老泪纵横,痛心疾首道:“近闻宫中所谓‘仙师’林峰,以妖言惑众,耗费国帑无数,建造那虚无缥缈之‘太阳神坛’!此等劳民伤财之举,与桀纣何异?长此以往,恐动摇我大秦国本啊!臣更斗胆揣测,此人来历不明,巧言令色,莫不是六国余孽派来,意图掏空我大秦的奸细不成?!”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紧接着,数位平日里便以复古守旧为己任的大儒也纷纷出列,躬身附和:
“陛下,圣人云:敬鬼神而远之。陛下沉迷仙术,恐非明君所为!”
“是啊陛下,前朝多有因求仙问道而荒废朝政,致使国祚倾颓者,不可不察啊!”
“那林峰所言所行,怪诞不经,实非正道!”
这些儒生引经据典,言辞恳切,大有秦始皇再不悬崖勒马,大秦就要亡国的架势。
人群之中,那位曾被林峰当众“打脸”的方士李斯,此刻正低眉顺眼地站在林峰身后不远处,闻听此言,嘴角竟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随即又恢复了那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他表面上与其他方士一般,对王翦等人的言论怒目而视,实则暗中与几位对林峰心存不满的儒生交换了眼色。
一个“反林峰联盟”,己然悄然成型。
秦始皇的脸色有些难看。
他自然是相信林峰的“神仙手段”,那三件神物至今还让他心潮澎湃。
但王翦等人的话,也并非全无道理,尤其是“动摇国本”、“六国奸细”的帽子扣下来,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慎重。
一时间,龙椅上的始皇帝,竟也生出了一丝犹豫。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无人注意到,方士李斯悄然后退半步,对侍立在殿角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几不可见地使了个眼色。
那小太监微微点头,趁着众人注意力都在前方,那人悄无声息地溜出了大殿。
片刻之后,正在“神坛”工地监督“新设备安装”的林峰,便从一个心腹小黄门手中,接过了一份密报。
展开一看,正是王翦等人准备联合弹劾他的奏章副本,以及他们暗中搜罗的所谓“罪证”方向。
密报的末尾,还有一行小字,是李斯亲笔所书:“仙师明鉴,斯实乃身不由己,心向神明,万望仙师早做准备,切莫误会。”
“呵,”林峰看完,随手将竹简扔进一旁正在火炉中,发出一声冷笑,“大秦‘键盘侠’这就组团上线了?想搞我?段位太低了点!”
他眼中闪过一丝戏谑:“想搜集我的‘罪证’?我那些‘天外奇物’,你们看得懂构造吗?我那些‘神坛图纸’,你们解得开奥秘吗?至于言行举止轻浮?那是本仙师平易近人,不与尔等凡夫俗子一般见识!”
此刻,以御史大夫王翦为首的“杠精天团”,并不知道他们的“盟友”李斯己经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无间道”。他们依旧在秘密联络朝中对林峰不满的官员,西处搜集着林峰的“不法行为”。
比如,有人举报林峰索要的琉璃(高强度玻璃)“数量巨大,远超宫廷所需,恐有私藏倒卖之嫌”;有人指出那“太阳神坛”的结构“头重脚轻,不合章法,必有蹊跷”;更有人翻出林峰初入咸阳时,在酒楼与人“嬉笑怒骂,毫无仙家风范”的旧事,作为其“品行不端”的佐证。
更有甚者,他们还计划着在咸阳城内通过说书人、游方郎中等渠道,散布一些关于林峰的负面谣言,诸如“此乃山野妖人,蛊惑圣听”、“接近妖人会沾染晦气,家宅不宁”等,试图从民间舆论上彻底孤立林峰,败坏他的名声。
对于这一切,林峰早己了然于胸。
他非但没有立刻反击,反而对李斯传递过来的情报不置可否,只是让其“静观其变,切勿打草惊蛇”。
同时,他加快了“太阳神坛”某项关键“神迹”的准备工作(那将是一场足以颠覆所有人认知,让所有质疑者闭嘴的视觉盛宴。)
“来吧,都来吧,”林峰站在初具雏形的“太阳神坛”中心,感受着脚下坚实的特制水泥(古法新调),望着远处那些自以为是的“正义之士”们上蹿下跳,嘴角勾起一抹充满期待的弧度。
“压力越大,本销售的业绩才越亮眼啊!这‘打脸时刻’,我可是期待很久了!”
而聊天群里,那位【斗气大陆云岚宗——纳兰嫣然】的头像,依旧是灰色的。
显然,林峰那句“退婚不留后患,颜面实力双丰收”的定制套餐,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至于【青青草原狼王——灰太狼】,在提交了关于“超级无敌平底锅”的十万字图文并茂详细说明书(附带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实拍照片及狼堡爆炸瞬间对比图)后,正眼巴巴地等着林峰的“抓羊方案”呢。
一切,都在林峰的掌控之中,或者说,在他的“销售计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