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啸三国
白马啸三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白马啸三国 > 第51章 张榜求贤才

第51章 张榜求贤才

加入书架
书名:
白马啸三国
作者:
虎啸山林多情剑
本章字数:
7102
更新时间:
2025-05-16

第51章张榜求贤才

“公子可知我大汉的取仕制度?”蔡琰眠了一口茶问。

“举孝廉呀!”丁伟脱口而出,心说这点你还想难倒我呀,我最初就是这样打算的,实在不行就买官。

“不错,是举孝廉。但是民间对朝廷的举孝廉流传有几句话,不知公子是否听过?”

“吊胃口呀!”丁伟心里想,这个蔡美眉说话怎么有点像那些腐儒呀!既然你这样,那我也得给你来点啥。

丁伟两眼直盯着蔡琰的脸,然后眼光又移到了蔡琰两座高耸的乳峰上,而且看得肆无忌惮,直看得蔡琰脸蛋通红,胸脯起伏不定,这才开口。

“哦……”丁伟收回目光,“姑娘真像仙女临凡,让在下心志大乱,失礼了,刚说哪儿了?”

“公子……”蔡琰一时不知说什么。

“昭姬,叫我做什么?”丁伟索性连姑娘二字也省去,直呼其名。

“公子,我好心帮你,你却欺侮我……”蔡琰声音很低,头也低下了。

丁伟的心中一阵满足,看着蔡琰梨花带雨的样子,知道这个时期的女孩,尤其是才女,这玩笑不能过份。

“昭姬刚才的样子确是迷人。”他看了看不敢抬头望他的蔡琰,“你说民间对朝廷的举孝廉有何说法?”

蔡琰重新抬起了头,脸上有一丝嗔怒,也有一丝娇羞。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青石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什么?”丁伟自知对三国历史还是了解的,但却从没听过这些话,枉他还想着通过举孝廉的方式得个一官半职,现在看来这“举”的都是什么人呀!

现在他有些明白了,当初曹操的一纸招贤令下,人才云集,原来是他们没有别的出路,连那些很有名望的沮授、田丰、荀或、程昱等人都无法在朝廷为官,更不要说郭嘉、戏志才这样的寒门子弟了。

“朝廷宦官当道,世胄占于高处,尸位素餐,英俊沦落下流,无处施展。文士集团大抵只有三个去向。”说到正题上,蔡琰口若悬河。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诏。”听着蔡琰的话,丁伟想起了左思的《永史》,不由自主地便念了出来,没想到这一下却让蔡琰吃惊非小,芳心暗动。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诏。”蔡琰又默默地念了一遍,她不愧是大汉第一才女,就凭着听一遍能记下的水平,丁伟恐怕是拍马难及呀,只可惜丁伟的千年智慧让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望尘莫及。

“公子真乃奇才也,小女子差之千里,信手拈来,便是旷世大作。但此诗似乎并不完整,不知公子可否补全?”蔡琰在诗歌方面的造诣,在这个时期是无人能及的,虽然他现在还很小,可积淀也不浅,她马上看出这只是一首诗的一部分。

“哦,昭姬,我们还是先说正事,至于诗嘛,待后必然奉上。”丁伟怕又扯远了,赶紧回到正题。

“是我太心急了。”蔡琰并没有因为丁伟直呼她的名字而气恼,反而是莞尔一笑,“这第一个去处,是大将军府。”

“何屠夫那儿?”丁伟吃了一惊,文士都是有傲气的,怎么会去一个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外戚呀!

“公子慎言,大家都认为大将军是权臣,是依靠何后的身份才当上大将军的,其实并非如此。”蔡琰稍稍停了一下,“大将军在历任郎中、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时都有很大的政绩,被封为镇侯,意为总镇京师,最后因其功才封为大将军。正是因为他出身寒门,才不为世家所接受。然如今能与十常侍分庭抗礼的只有大将军,因此有许多士人都做了大将军的客卿,至于何屠夫一词,都是那些世家和十常侍为了打击大将军而起的。”

“哦……”丁伟再次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小看一个历史上留名的人,“那第二个去处是?”

“做世家的门客,朝代也许会有衰落,但世家却几百年都不衰落,尤其是朝廷混乱之时,世家就成了文士的避风所。”

“如今值得文士投效的世家都有哪些?”

“颍川陈氏、颍川荀氏、汝南袁氏、荥阳郑氏、谯郡夏侯氏、清河崔氏、弘农杨氏、范阳卢氏、吴郡陆氏。当然还有一些小的世家也有门客,但数量却很少,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

丁伟默想着这些大家中的名人,果然,每一家中都有人对三国的历史起到了影响作用,看来这些世家真的不可小视呀!“那第三个去处?”

“隐居山野,期待明主。”

丁伟一下子就想到了卧龙凤雏等人,不过细想一下,他们现在才刚出生呀。但卧龙和凤雏都会隐居山野,肯定还会有许多人。

“昭姬的意思我明白了,是让我招那第三种文士。”

“公子,也不尽然,无论是大将军府的客卿和世家的门客,他们大多数人都还是白身,公子都有机会。”

“哦……明白了。”

“这招贤令可以让我爹去写,公子只要说个大体就行了。”

“如此,我就多谢昭姬和蔡伯父了。”

“公子打算怎么谢我呢?”蔡琰突然也盯着丁伟,就像丁伟先前盯着她的目光一样。

望着蔡琰火辣辣的目光,丁伟感觉一颗心仿佛要跳出胸膛,他突然双臂一伸,将蔡琰搂在怀里。

蔡琰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在丁伟的怀里发抖,想挣开丁伟的双臂,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心随着丁伟的心脏在突突的跳动。

丁伟突然吻住了蔡琰的嘴唇,让蔡琰一阵惶恐。这个时代的女子,何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不要说亲身经历了,她想躲开,可是一股从来不曾有过的美妙的感觉传遍全身,让她放弃了一切想要反抗的想法,并伸出了自己的香舌……

好久,两人才分开,太守府虽然有很多下人,但大家都没有去打搅。

“公子,我爹准备回洛阳了……”蔡琰的眼中含着忧伤,“我娘去的早,是我爹一人将我养大,我不能丢下我爹。”

“什么时候?”

“后天……公子,我还能见到你吗?”

丁伟又一次将蔡琰搂在怀里,“放心吧,昭姬,我一定会去洛阳向你提亲,你等我。”

“公子,我等你……”这一次是蔡琰主动和丁伟亲吻。

蔡琰走后,丁伟来到书房,他再次将招贤令的内容定一下,这个时代对人才的概念非常窄,甚至连武将都不算。可在丁伟想来,不要说武将了,耕作、匠工、郎中、经商等等,这哪一样在这个时候,尤其是大战之后的幽州,都是很重要的,岂能仅限于文士。

“公子,您已经累了大半天了,华先生说你要注意休养,兰儿给您熬了点粥,趁热喝了吧。”兰儿端着一碗粥,慢慢走进书房,顿时书房中充满了一股香味,不知是粥香还是兰儿的香气。

求贤令很快就完成了,尽管蔡邕对丁伟的求“贤”内容颇为不满,把武将化归贤才一方,蔡邕还勉强能接受,因为代郡是边城,文士是无法对抗鲜卑铁骑的。

可是把匠工,郎中,甚至是商人都化归贤才一方,蔡邕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

不过由于丁伟救过他和女儿的命,自己又要回洛阳了,就当是报答,完全按照丁伟的意思,违心地将那些“三教九流”也称为“大才”,洋洋洒洒,完成了求贤令。

丁伟一看,赞叹不己,大家就是大家,这要保存到二十一世纪,可以养活几代人了。

丁伟找人抄写了很多份,原稿当然归他保存了。将求贤令散发各县之后,他又命人建了三个招贤馆。

文人清高,武人傲气,他们当然要分开了。至于其他的,都不被当世之人所重视,放在一起应该没问题。

招贤馆也没有重新修建,空房有的是,只要收拾一下就行了,很快安排妥当。剩下招贤的事情,他全部安排给田畴,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

可就在这时,田畴来报,蔡邕要回京了。

丁伟猛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忙了两天,差点把正事给忘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