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汐虽然想包地但是却也要考虑荷包问题
“承包费怎么算?”
宋墨笑了:“这你就不用担心,咱们大林村这么偏僻的山村,承包费很多年没涨过了。”
“我己经了解清楚了,山地200一亩,第一次交二十年的,二十年后一次剩下的。”
“按照国家规定,承包期间国家不能回收土地,相应的,承包人就不能转成非农业户口,不然国家就有权利收回。”
“另外,你的户口是农村户口吧?”
“作为村里人来承包的话,最大年限能放宽到七十年。”
宋墨说完又补充:“以前这个可不好批,现在就行了,这是最近新出的政策,都是为了乡村建设。”
打量着林汐神色,宋墨觉得有戏,趁热打铁
“荒地有五十亩,山脚处还有三处池塘,属于咱们村的公共池塘,同样也在承包范围。”
“土地400块钱一亩,池塘大约7亩,700块钱一亩。”
“怎么样,这个价合适吧!”
“这可真的一分一毛都没有涨过,还是十年前的价格。”
林汐盘算一下——
后山那大片山林她看了,本就是村中无人打理的,除了竹林,要说大树,不多。
多是些灌木荒草,收拾起来也简单。
但是现在己经西月,如果要承包的话,那就得抓紧,收拾荒山荒地,定下来种什么,时间非常赶。
刘华听到动静,也拉着林大勇过来算
承包费二十年多少啊?
两百三十亩的荒山,200块钱一亩。
五十亩荒地,400一亩。
池塘7亩,700一亩。
这么算下来,先期二十年的承包费就要一百多万。
林汐算了一下价格,估摸了一下手里的钱,这两个月她是赚了不少钱,看起来实现了财富自由。
但是这个“自由”也太“自由”了,还没到她兜里,就满世界乱跑,根本不受她掌控。
叹了一口气,林汐拍板道
“地,我是可以包,也有这个打算。”
“但是作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回乡创业的青年,村里是不是应该给一些资源倾斜?”
“比如说第一次交租金,只需要先交十年的之类的……”
宋墨一愣。
没等他回答林汐又补充:“或者可以在协议上注明,半年、一年补齐这笔款。”
“我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这种操作,自然是不过分,很多地方都这样操作过。
只是宋墨提醒
“如果到期钱款不到位的话,村部是有权解除合同的。”
当然了,村里也不希望解除合同。
如今村里没钱,荒山荒地荒着也是荒着,根本没有人会去承包,林汐这样的有志青年,有一个算一个,村委珍惜着呢。
林汐早猜过她的提议可能被同意,这会儿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喜模样,反而认真提醒到
“你要的茶叶我马上就给你装,加上茶杯钱,总共十万零一千块钱,你什么时候转我?我这里不赊账。”
宋墨……
送走了既开心又不开心的宋小支书,林汐没再想包地的事,拿着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找林清。
伤痛需要治愈。
大自然是治愈心灵最好的方式。
“看,清姐,最顶上己经有发红的樱桃。”林汐指着山脚处的樱桃树道。
定眼望去,两株樱桃树俏生生立在山脚处,枝条悄然泛起珊瑚色,玛瑙似的果实正从青涩里挣出胭脂,半熟的犹带鹅黄晕,熟透的己凝成鸽血般的红珠。
风过时翡翠屏风簌簌摇动,千百粒果实在翠绿叶间明灭闪烁,很好看,林清感叹
“不知道今年的樱桃是不是还和前些年一样酸?”
林汐拉着林清上前
“酸不酸的,尝了才知道。”
林汐说完,一个跳跃,右手往上一抓,就摘了一把树梢上红的亮眼的樱桃下来。
自家的樱桃树,每天晚上用灵液混合水浇灌,干净的很,林汐把果蒂摘了,尝了一颗红的发亮的樱桃,只一口,林汐就爱上了樱桃的美味。
原来,她不是不喜欢吃樱桃,她只是不喜欢吃不好吃的樱桃,要是早知道樱桃是这个味,前一阵她一定多买些樱桃果树回来种。
“好吃,不酸,清姐,你也尝尝。”
林清接过林汐递过来的樱桃,牙齿刺破果皮的刹那,汁液如熔化的蜜蜡在舌间铺展,酸甜分子在味觉版图上攻城掠地。
初尝的酸像道带电劈开味蕾,转瞬化作千缕甘泉漫过唇齿。
果肉纤维在唾液里舒展成丝绸,绛紫色暗潮顺着喉管蜿蜒而下。
“真的好好吃,比那些动辄一百块钱一斤的车厘子好吃无数倍。”林清双眼亮晶晶的看着树梢间发红的果实。
“汐汐,这两棵树你要护好,鸟雀最啄熟透的樱桃,可不能让它们糟蹋了。”
林汐连连点头,从背篓里拿出两个竹篮,一个给林清,一个自己拿着,然后将背篓倒立放在地上
“我现在就把熟了的樱桃摘了,红一颗,我摘一颗,才不会留给鸟雀啄。”
说完,蹭的站上背篓,刷刷刷摘红透了的樱桃。
没一会儿,林有根特意为小孙女做的小巧迷你的竹篮就装满了晶莹剔透的樱桃。
林清也没干看着,尽可能的摘她能摘到的樱桃,稍微高一点的樱桃,也一蹦一跳的伸手摘了下来。
“看姐妹俩,摘的多欢。”
不远处,帮忙补种的大娘乐呵呵的和刘华感叹。
刘华也道
“也就是现在吃的东西多了,要搁我们小时候,路边的这些果子还是青的都要给摘没。”
林建富媳妇好奇
“你家老三昨天又干什么事了?坟都没上就走了?那他们回来干啥?”
村里就没有真正的秘密,更何况昨天余芳在院子里说话的声音很不小,周边邻居或多或少都听到点。
“还能干什么,老三两口子年纪轻轻,就要清清给他养老,狮子大开口要一万块钱一个月的赡养费,我家老爷子气的很,说林家没这样的事,老三要这样执迷不悟,就不认老三这个儿子。”
刘华轻描淡写,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是老三一家混不吝,她先在村里打个预防针,免得林清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