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村林家后山,竹林里,刘华扯竹芯就跟扯什么似的,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林汐无奈,接过她妈装竹芯的篮子
“妈,快到晚饭时间了,你要不回去做饭?我扯会儿回去。”
刘华不让林汐拿篮子,坚持扯竹芯
“还早着呢,晚点再回去,你说你也是,要租摊子,好歹回来和我们商量一下,就这么不声不响一个人就拿主意!”
关键是租金贵啊,刘华这两个月摆摊,有意无意了解过老城区菜市场那一块店铺租金,除了少数几个铺子租金上了五千,其他铺子大多一千两千,甚至几百块钱的都有。
汐汐这个败家孩子,一出手就租一个五千块钱的摊子,这怎么不叫刘华心痛。
“妈,我不是和你说了租摊子的必要性了吗?因小失大被人举报,那时候多的都要搭进去。”
怕她妈不长记性,林汐拿小时候的事情举例
“就跟小时候你舍不得扔发芽的土豆一样,为了节省买土豆的钱,你把发芽的土豆炒来吃,咱家,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到镇上医院输液才缓过劲来,那输液买药的钱,能买多少土豆了!”
刘华死鸭子嘴硬
“都说了那次不是吃土豆吃出的问题,你还说,你问问村里人,谁家没吃过发了芽的土豆,只要把发了芽的那部分切了就不会有事,那次,就是吃了山上的蘑菇,对,就是吃了山上的蘑菇咱家人才腹泻拉肚子。”
林汐可不惯着她妈这毛病
“就是发芽土豆出的问题,那蘑菇是我们集体拉肚子前两天吃的,而且爷爷奶奶也吃了蘑菇,他们怎么没事?就是发芽土豆出的问题。”
“咱们一家子输液买药的钱,都能买一百斤土豆了。”
“妈,摊位的事情一样,要是真被人举报,罚款加上中途耽搁的时间赚的钱,说不定都能买一个店铺了。”
“真的,别因小失大。”
吃过一次亏,刘华自然知道是这个理。
可是,一个月五千块钱的租金,也太贵了
“汐汐,你种地也好,我和你爸出摊卖饼也好,都没超过两个月的时间,现在看着是能赚钱,但是谁知道能不能长久?咱们就该趁着这个劲头,一鼓作气赚钱攒钱,而不是想着花钱。”
“租摊子,我不反对,但是咱们是不是可以租一个小一点的,便宜一点的,咱们又不是天天出摊,顾客也都是老顾客,没必要租大的、地段好的摊子,大勇,你说是吧?”刘华拉着过来倒竹芯的林大勇助阵。
林大勇先将竹篮里的竹芯倒进大背篓里,然后才道
“媳妇儿,铺子汐汐己经租了,合同也签好了,咱就不提这事,趁着现在咱家财运好,多挣钱才是正经。”
“有了正经店铺,汐汐卖的东西也能高一个档次。”
“汐汐不是说她还让人弄灶台吗?新灶台弄好后,咱们两个人,一次性就可以做二十个饼,我们也可以提前把饼做好,客人多的时候,再花点时间复炸就可以。”
“同样的时间卖出更多的韭菜鸡蛋饼,赚的钱远不止付出去的房租。”
“再说了,汐汐还让人在店铺隔了一个小隔间出来,以后咱们有地方做饭,吃饭,休息,不用像之前一样连坐的地都没有。”
“更关键的是咱们不用怕城管撵,上次城管来的时候,要不是孙老师帮忙,咱们的小摊车估计就被收了。”
说通了妻子,林大勇又对林汐道
“汐汐,我知道你租店铺更多的是为了我和你妈,也不想我和你妈操心,但是租之前,你还是应该和家里商量商量。”
“你的心意我们收到了,以后再有这样的事,至少,和我们有关的事,你应该先和我们商量商量。”
来倒竹芯的田玉荣护着孙女,撇嘴教训林大勇
“得了便宜还卖乖,有儿女福不知道享,汐汐帮你们把事情做了,合着还做错了?”
林大勇苦笑,这老太太,咋啥事都掺和
“妈,我们没有怪汐汐的意思,那店铺要是只是汐汐一个人用,我们自然不会插手,但是那铺子,更多的还是给我和刘华卖韭菜鸡蛋饼……”
林汐没让她爸为难,接过话头
“行,我知道了,以后和你们有关的事,我先找你们商量。”
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林汐接过田玉荣和林有根手中的竹篮
“摘了一背篓竹芯,够了,够了,还不知道市场反应怎样,暂时就摘这些,要是销量好,咱们再来摘。”
田玉荣最近帮林汐做事赚钱赚的正起劲儿
“要做竹芯茶就要趁着这个时节采,清明过后摘的竹芯没这个时候好。”
“我和你爷反正也没事,先采着竹芯,要是卖不出去,咱们就留着自己喝。”
“至于工钱,卖出去就算工钱,卖不出去,就不给。”
林大勇将她妈之前说他的话还回来
“妈,你和爸是有福不会享,说了给你们钱让你们处理韭菜,收鸡蛋,你们非不要,偏偏要来山上干活赚那一天一百五十的工钱。”
“后山的路虽然修整过,但是还是不如平地好走,你和爸年龄也不小了,要是摔着了可怎么办?”
没等田玉荣开口,小老头林有根开口
“我和你妈年龄是有多大?八十多岁下地干活的人多着呢,我和你妈现在还能干,就不会闲着吃干饭,真等我们动不了那一天,你再来当你的孝子。”
“现在嘛,老子还轮不到你来管。”
“钱这个东西,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林有根、田玉荣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明白。
自打林有根七十岁生日过完,就给西个儿女就定下规矩,每家每年给他们两千块生活费。
八千块钱揣在兜里,老两口掰着手指头算,住在村里米、面、菜都是自家地里长的,西个子女还隔三岔五往家里拎东西,孩子们给的钱根本花不完。
院里鸡鸭成天扑棱翅膀,菜园子西季青汪汪的,老爷子、老太太身体硬朗,时不时做点零碎活,零零碎碎又能挣些。
年底打开床头铁皮盒子一数,嘿,一年下来,竟能攒下不少钱!
林大勇借着干活的名义补贴两人,两人自然是不乐意。
倒是帮忙摘菜、择菜,给桃花装袋,摘竹芯这种活,他们能做,林汐给工钱,他们不觉得烫手。
这人老了,儿女成家立业,曾孙都有了,活着就图个开心。
儿孙满堂不说,兜里揣着自己挣的辛苦钱,这一阵,老两口走路都带风。
现在不要他们干活,他们自然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