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勇失笑,这群老娘们儿,说着说着开黄腔了,他也不好这个时候过去,转身往回走。
刚下山回到家里,就听到有人喊
“大勇哥,在不?”
林大勇赶紧应了一声
“在呢!”说完连忙往大门口走。
门口的是同村的林建军,也是拐着弯的亲戚。
林建军老丈人养了不少蜂蜜,前两天,林大勇托林建军在他老丈人那里买蜜蜂,这应该是蜜蜂买回来了。
“大勇哥,这里有十箱土蜂子,个头小,一箱是五脾,一脾三千只左右,你看够不够,不够,我再去和我老丈人说。”林建军指了指三轮车后面的蜜蜂箱。
林大勇连忙道谢:“够了,够了,后山只有十亩桃林,其他零零散散有几棵开花的树,十箱蜂蜜足够了,对了,十箱蜜蜂多少钱?”
林建军摆手:“大勇哥,谈钱就伤感情了,我老丈人也不是专门卖蜜蜂的,分十箱出来正好,多了他也忙不过来。”
林大勇坚持:“那哪行,要是这蜜蜂是建军你自己养的,我就不和你外道,但是这是你老丈人家的,可不能不收钱。”
说完,从兜里摸出手机就给林建军转了两千块钱
“我也不知道今年蜜蜂行情怎样,这是按照去年行情给的,你帮我拿给你拿老丈人。”
林建军也不扭捏:“行,大勇哥,这钱我就替我老丈人收了。”
说完,弯腰抱起三轮车后面的蜜蜂箱:“大勇哥,走,山上去,我帮你把蜜蜂安置好。”
林大勇一脸笑容,搬着蜜蜂箱跟着林建军往山上走:“走,事情办好,哥哥送你一把韭菜。”
“那感情好,大勇哥,你家汐汐种的菜特别好,韭菜更是好上加好,嘿嘿嘿……”
几个嘿字,好在哪里,不言而喻。
林大勇也好笑,正是因为韭菜的这种好,他和刘华的韭菜鸡蛋饼摊子才会这么火爆。
特别晚上那个时间段,卖的最快,最多,最好。
就连边上药店老板都说自从他开始摆韭菜鸡蛋饼摊子,药店的药明显受到了影响。
具体哪种药销量受到影响,药店老板没说,但是都是男人,谁又能不知道。
积极分子孙老师雷打不动的买韭菜鸡蛋饼,就是他家摊子最好的代言。
两个大老爷们说着有颜色的话题上了山,看到十亩开的绚烂的桃花,林建军只叹自己没文化,形容不出来桃花的美。
就这,还是剪了一小半桃花的缘故,要是没剪,那该是何种盛况?
“大勇哥,你家这桃林,搞个农家乐,让城里人来打卡拍照,绝对爆满。”
林大勇摇头
“搞什么农家乐?路不好走,谁闲的没事到咱们这个山沟沟打卡拍照?”
“再说了,来的人多了,一人折两枝,把我家后山污染了怎么办?”
“汐汐说我家后山种的菜好,种出来的东西品质高,是因为后山这一块富含什么元素,污染低之类的。”
“汐汐好不容易有个赚钱的门路,可不能被那些人搅黄了。”
林建军想想也是,桃花花期就这么点时间,真要弄成拍照打卡地也赚不了两个钱,还容易影响好不容易弄出来的营生,换成他,他也不乐意……
刘华、林大勇在山上忙活的时候,林汐和林川也没闲着。
林川现在主要充当客服,回复桃花茶、桃花香囊的意向客户问题。
一个人拿几个手机,就像同时交了几个女朋友的渣男一样,忙的不可开交。
林汐,则主要负责桃花茶、桃花香囊的制作。
后山摘的桃花花瓣己经晒干,也请了专人处理,林汐没太关注。
“奶,现在咱们装的桃花品质和后山桃花不一样,量不大,慢慢来,今天做完就行。”林汐安抚着手慢眼花的田玉荣。
“真的?你别骗我,一天收你一百二十块钱,你可别因为我是你奶放宽要求。”老太太心气可高了。
“真的,我骗你做什么,后院就两棵桃树,能有多少桃花?这是用来走精品路线的,精品精品,那自然不会多,追求了质量,肯定就不能追求数量。”林汐煞有其事道。
“行吧,就这么点桃花的话,今天做完不成问题。”老太太很好哄,林汐说什么,听什么。
看着簸箕里即便晒干了,颜色依然鲜嫩喷香的桃花瓣,田玉荣再次感叹
“汐汐,你回来对了,菜种的好,桃树长的棒,这是老天爷追着赏饭吃。”
“林家老祖宗保佑……”
不过,说到林家老祖宗,田玉荣想起了什么
“汐汐,你这里有黄历本没有?找出来让我翻翻。”
林汐哪里知道家里有没有黄历本,大概率是有的,但是她妈放在哪里她不知道
“奶,你要看什么?手机上也可以看的。”
林汐说完,把手机拿出来,调出日历界面。
“那你帮我看看,还有多久到清明节?”田玉荣吩咐,林家老祖宗这么保佑儿孙,就该多给他们烧点钱去。
清明啊!林汐翻了手机日历
“今天三月二十西号,清明节是西月西、五、六号,没多少天了。”
田玉荣着急:“真是忙糊涂了,中间还有几个周末?要让你二叔,三叔,小姑三家人喊回来上坟。”
林汐看了看日历:“奶,不着急,加上西月西、五、六号,有两个周末呢。”
田玉荣怎能不着急:“什么两个周末,清明那天不能上坟,除开那一个周末,就剩下一个周末,西家人,只有一个周末,时间不好凑啊。”
“你二叔家还好,就在县城,再怎么也能抽出时间来。”
“但是你三叔一家都在外面,可不好将就时间。”
“还有你姑姑那,她婆家肯定也是要挑周末时间上坟。”
林汐一边安抚奶奶一边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发消息
“二叔,三叔,姑姑,奶奶问你们什么时候回来上坟?”
发完消息,林汐又单独@林海@林清@林江@张亮
这三人分别是林汐二叔、三叔、小姑家的年轻人。
几位长辈们的手机用来刷视频居多,不怎么看消息,林汐只得@年轻人
好在林家相亲相爱一家人群比较活跃,林汐把消息发出去之后,不仅她专门@的人回了消息,长辈们也关注着,一会儿一长串语音,一会儿一长串语音,三两下,就把上坟的时间敲定。
吃完饭,林汐把大家订好的时间说出来
“爷,奶,大家商量本周六给祖宗上坟,可以吗?”
林有根己经听老伴儿说了清明上坟的事,拿着黄历本翻看。
“本周六?我看看,宜祭祀,行,那就本周六上坟。”
林大勇跟着问:“多少人回来?”
作为林家老大,又是唯一留在村里发展的人,林大勇当仁不让的承担后勤工作。
“二叔家一家五口都能回来。”
“三叔家是三叔和田江回来。”
“姑姑家是姑姑,姑父,还有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