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得的钱,不要白不要,林汐可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再说了,合同还没签,周宁就提超出合同约定的份额,不管那份额对林汐来说容不容易达到,周宁确确实实提出超出合同约定的事,多收她一百零二万,没毛病。
看了一眼手机消息,周宁对林汐道
“汐汐,合同可能还要几个小时才能送来,要不,你带我在周围转转?”助理小赵要先回公司重新拟合同,合同拟好发给律师,律师确定完再发到她这里,她再和林汐确认,林汐这里找她信任的律师确认完,最后才会将合同打出来送过来让她们签字,几个小时能弄完都还是高效率的说法,周宁自然不想这样干等着。
而且,她也确实对种出来那么美味农作物的大林村好奇、对淡雅宁静的竹屋、竹林感兴趣,现在忙里偷闲,自然想见识一番。
“行啊,周姐你赶不赶时间?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在我这竹屋住一晚。”林汐起身,带着周宁走出房间。
不远处,林川正和新婚期就出来工作的常磊商量新修竹屋建筑的事。
是的,除了早先修建的十二间竹屋,林汐还准备多修几间。
既然己经请人动工,林汐就想一步到位,不然隔三差五施工,不说住民宿的客人,就是林汐,也不耐烦一而再的折腾。
所以,在施工前,林汐又请了设计师帮忙设计,除了增添功能性竹屋建筑外,还尽可能的多增加房间。
十亩大空地,听起来是很大,但是要预留孩子休闲娱乐的地方,要预留家长照看孩子的休息场所,还要预留功能性建筑,预留竹屋长廊,加上竹屋建筑隔音设施差,为了客人入住体验,竹屋还不能隔的太近,最后设计下来,就只能再新建五间竹屋。
扣除林汐自留的十二号屋,林汐爸妈或以后竹屋民宿管理者住的十一号竹屋,加上还没建的五间竹屋,算下来,能够拿出来给客人住的竹屋其实只有十五间。
这么大的地方,只有十五间房间相对其他民宿来说,利用率着实有点低。
但是林汐认为现在这种规模正合适,如果真的建几十间竹屋的民宿,先不说能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客人,就算真的有那么多客人,以她家目前的人手,也没法接待。
更何况,人多了事情就更多,离大林村最近的镇卫生院,开车都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到达,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大规模的民宿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所以,现阶段,大规模的民宿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林汐或者她爸妈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并且大林村的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之后,可能会扩大民宿的规模。
但绝对不是现在,而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候。
“行啊,住过的人都说好,我还真的挺想体验一番。”周宁说的不是客套话,她虽然是自媒体渠道的客户,但是林川还是把她拉进了卖菜群,她自然也看到卖菜群资深活跃用户的入住体验。
有说住了竹屋,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产生共鸣,心灵得到升华的——这是语文老师李瑶的观点,她说竹屋清幽的环境、自然的气息,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古人的心境和情怀,从而获得一种超凡脱俗的体验。
也有说住了竹屋,心情会变得格外愉悦的——这是热爱跳广场舞的苏大娘的感受,她说竹屋周围的景色自然、清新空气,让人心情舒畅,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
还有说住了竹屋,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会变得格外好的——这是养生达人王桂英的看法,她说竹屋的环境能调节身心,她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滋养,焕发出更加健康和活力的状态。
还有说住了竹屋,治好了困扰多年的失眠的——这是为孩子健康操碎了心的童童妈妈的说辞,她说竹屋环境安静,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嘈杂,竹屋的自然气息和舒适的床铺,让她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卖菜群其实就是“林家小店”的夸夸群,这一点周宁早就深有体会。
但是,她没想到的是,普通的民宿,哦,不对,准确来说,前几天甚至还不能称之为民宿的竹屋,也被大家花式夸赞,再一次刷新周宁的认知。
前几点周宁不在意,但是最后童童妈妈说治好了她多年的失眠,周宁格外上心。
遭逢火灾,身体大面积烧伤,又发现亲爸的真面目,要保住外公留下的周记,周宁想休息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即便现在各方面情况都在好转,但是失眠己成常态,理性的想让自己休息好,但是生理方面不允许,以至于出事后,大部分时候,周宁都是靠药物助眠。
不止是周宁,周宁体弱的母亲,年迈的外婆,在一连串事情的打击下,和周宁一样,基本也是靠着药物助眠。
所以,周宁迫切的想亲自体验,林家竹屋,是不是真的如童童妈妈说的能治疗失眠?
如果真的有效,她要把她母亲和外婆接过来住一段时间。
林汐还不知道她家的民宿又将迎来大客户,施工的缘故,白天竹屋这里闹哄哄的,没什么看头,简单给周宁介绍一番竹屋情况后,林汐就带着周宁往山下走。
其实,也可以不用走,山顶竹屋的山虽然不算高,但是从山脚到山顶,蜿蜒曲折,还是有上千米的距离。
对老人、孩子、体弱的人来说,这上千米的距离,也是一个不短的距离,甚至对于城市里的某些懒人社畜来说,这距离,己经达到让他们坐出租车的起步线了。
林汐的农家乐、民宿虽然是让客人们体验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美景的,但是却也不是非要让客人们一天来回几趟的上山、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