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归来
黛玉归来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黛玉归来 > 第3章 诗心药魂

第3章 诗心药魂

加入书架
书名:
黛玉归来
作者:
丽娜来到
本章字数:
7514
更新时间:
2025-05-09

晨光熹微,黛玉己在小花园里练完一套舒缓的养生动作。这是她从空间药典中学来的,配合每日饮用的灵泉水,三个月来她的身体己大有好转。

"姑娘,今日起得真早。"紫鹃捧着洗脸水进来,见黛玉双颊泛着健康的红晕,不由笑道,"自打进京,姑娘的气色一日好过一日,老太太见了不知多欢喜呢。"

黛玉接过热毛巾敷脸,温热的蒸汽中带着空间里特制的药草香气。前世这个时候,她应该己经开始时不时咳血了,而今却连一声咳嗽都少有。

"今儿个是诗社的日子,可得精神些。"黛玉对着铜镜细细梳妆,特意选了件淡紫色绣银线梅花的袄裙,既不张扬,又不失雅致。

紫鹃一边帮她挽发一边道:"听说宝姑娘也要入社,昨儿个还特地送了帖子来,说请姑娘多指教呢。"

黛玉手中玉簪微微一顿。前世诗社是后来才成立的,如今竟提前了,还一上来就有宝钗参与。她嘴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宝姐姐才学过人,该是我向她请教才是。"

刚用过早膳,宝玉就兴冲冲地跑来:"林妹妹,我来接你去秋爽斋!探春妹妹把地方布置得可精致了。"

黛玉见他额上还带着细汗,显然是一路小跑来的,不由取出帕子递过去:"急什么,时辰还早呢。瞧你这满头汗,着了风可怎么好?"

宝玉接过帕子胡乱擦了擦,笑嘻嘻道:"妹妹的帕子真香,是熏了什么香?"

黛玉脸一红,夺回帕子:"胡说什么!"那帕子是用灵泉水浸过的,自然带着一股清新气息,却不好解释。

二人一路说笑到了秋爽斋,果然见探春、迎春、惜春都己到了,连李纨也在座。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窗边的宝钗,一袭浅金色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珠钗,端庄中透着华贵。

见黛玉进来,宝钗立刻起身相迎:"林妹妹来了,快坐我这边。"态度亲热得仿佛多年好友。

宝玉却拉着黛玉坐到另一侧:"林妹妹与我同坐,我们路上都说好了要联句的。"

宝钗笑容不变,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阴翳。

李纨作为社长宣布规则:"今日以'春'为题,不限韵,各位尽可施展才情。"

众人开始构思。黛玉佯装沉思,实则暗中观察。宝钗提笔如飞,显然早有准备;探春眉头微蹙,认真推敲;宝玉则咬着笔杆,眼睛滴溜溜乱转。

半炷香后,李纨请大家依次诵读。

迎春先来,一首规规矩矩的七律;接着是惜春,小诗清新但略显稚嫩;探春的诗则气象开阔,赢得一片称赞。

轮到宝钗,她起身清了清嗓子,一首《咏春》字字珠玑,用典精妙,连李纨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宝姐姐果然才高。"黛玉真诚赞叹。抛开立场不谈,宝钗的才学确实令人佩服。

宝玉急不可耐地跳起来:"该林妹妹了!"

黛玉从容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窗外一株盛开的海棠上。那花儿让她想起前世自己焚稿断痴情时,也是在这样的春日。

"此诗名为《重生咏》。"她轻声道,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西下一片寂静。这首诗字面写的是看破红尘的情怀,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沧桑感,仿佛出自饱经风霜的老者之口,而非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

宝玉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呆呆地望着黛玉,眼中似有泪光闪动:"林妹妹,这诗...这诗..."

宝钗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敏锐地察觉到这首诗中有某种她无法理解的东西,而宝玉显然被深深触动了。

李纨打破沉默:"好一个'半缘修道半缘君'!林妹妹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超脱的境界,实在令人惊叹。"

黛玉微微低头,掩饰眼中的情绪。这首诗是她前世临终前所作,如今提前问世,自然带着看透生死的通透。

"我...我只是胡乱写的..."她轻声道,却在抬眼时对上宝玉炽热的目光,那眼神中竟有几分恍如隔世的惊喜与痛楚。

诗社结束后,宝玉一路跟着黛玉回到潇湘馆,非要她解释诗中每一句的含义。

"'曾经沧海'是什么意思?妹妹小小年纪,哪来的'沧海'经历?"宝玉追问道。

黛玉坐在窗边,手指无意识地着手腕上的莲花印记:"不过是借用典故罢了...二哥哥何必较真?"

宝玉却突然抓住她的手:"不,这诗里有真东西。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妹妹...梦见妹妹..."他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那个黛玉焚稿而亡的梦境太过真实,醒来时他枕头都哭湿了。

黛玉心头一震,难道宝玉也有前世的记忆碎片?她连忙抽回手,强笑道:"梦都是反的。二哥哥若是喜欢,我以后多作几首诗给你就是了。"

正说着,忽听外面传来宝钗的声音:"林妹妹在吗?"

宝玉去开门,宝钗带着莺儿站在门外,手里捧着一个食盒。

"宝兄弟也在啊。"宝钗笑容温婉,"我做了些桂花糕,想着林妹妹或许喜欢,特地送来。"

黛玉道谢接过,宝钗又道:"妹妹今日那首诗真是绝妙,我回去后越想越觉得好,特抄了一份给姨妈看,她也赞不绝口呢。"

黛玉眼神一凝。王夫人素来不喜诗词,宝钗此举分明是...

果然,宝钗接着道:"只是姨妈说,女孩子还是应以女红持家为重,诗词终究是闲事。我想着也有道理,妹妹以为呢?"

宝玉一听就不乐意了:"诗词陶冶性情,怎么能叫闲事?林妹妹的诗比那些腐儒的强多了!"

宝钗不慌不忙:"宝兄弟误会了,我不是说诗不好,只是觉得我们女子也该以本分为重。"

黛玉冷眼旁观,心中了然。宝钗这是借王夫人之口打压她的才名,同时又在宝玉面前扮作通情达理的样子。

"宝姐姐说得是。"黛玉突然道,"我以后少作诗,多跟姐姐学做针线就是了。"

宝玉大急:"林妹妹!"

宝钗却满意地笑了:"妹妹明白就好。对了,我那儿还有些上好的丝线,明日给妹妹送来。"

送走宝钗后,宝玉气得首跺脚:"林妹妹怎么突然改口了?宝姐姐分明是..."

"是什么?"黛玉反问,"宝姐姐说得没错啊,女子本该以女红为重。"

宝玉盯着黛玉看了半晌,突然道:"不对,妹妹不是这样的人。你...你在打什么主意?"

黛玉忍不住笑了:"二哥哥倒了解我。只是...有些事争一时口舌之快无益。"她指了指食盒里的桂花糕,"尝尝?"

宝玉摇头:"我不饿。妹妹自己吃吧。"

黛玉拿起一块糕,作势要咬,却又放下:"其实我也不饿,留着晚些时候再用吧。"

当晚,黛玉将宝钗送的桂花糕带入空间,放入验毒泉中。水面泛起极淡的青灰色——又是轻微毒素!这次是能让人食欲不振的药物。

"果然如此。"黛玉冷笑。前世她体弱多病,恐怕不全是天生,还有这些"好意"的功劳。

她将桂花糕处理掉,转而从空间药圃中采了几味药材,准备制作解毒丸。既然宝钗己经出手,她也不能坐以待毙。

次日,黛玉去给贾母请安,正遇上宝钗在给王夫人捶背。见黛玉进来,宝钗立刻亲热地招呼:"林妹妹来得正好,我刚跟姨妈说起要办个女红比赛呢。"

王夫人难得地对黛玉露出笑容:"是啊,你们姐妹几个比比针线,也好叫宝玉知道,女子该以什么为重。"

黛玉心知这是宝钗的计策——论诗才宝钗略逊一筹,但女红却是她的强项。不过今世的黛玉可不会轻易认输。

"外祖母,"黛玉突然对贾母道,"我昨夜做了个梦,梦见一位仙人教我绣一种'灵纹绣',说是能保佑家人安康。我想试试,若是绣好了送给外祖母可好?"

贾母素来信这些,闻言大喜:"真的?那可太好了!"

宝钗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笑道:"妹妹竟有这般奇遇?不如我们一起绣,我也好向妹妹请教这仙传的绣法。"

黛玉故作天真:"好呀,不过仙人说这绣法需心诚则灵,绣前要斋戒三日呢。"

王夫人皱眉:"这么麻烦?"

贾母却道:"心诚是应该的。玉儿有这份孝心,我等着你的绣品。"

回到潇湘馆,黛玉立刻进入空间。她记得在藏书阁看到过一本《灵绣图谱》,当时没在意,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找到书后,黛玉连夜研究起来。这种绣法其实是一种古老的医术,用特殊针法和丝线在绣品中织入药材精华,确实有保健之效。

三日后,黛玉拿出了一方绣着福寿纹样的帕子,用的正是"灵纹绣"。贾母接过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戴在身上后,多年的关节疼痛竟减轻了许多。

"神了!真是神了!"贾母连连称赞,对黛玉更加疼爱。

宝钗的绣品虽精致,但相比之下就显得平平无奇了。王夫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看黛玉的眼神多了几分复杂。

当晚,宝玉偷偷跑来潇湘馆,塞给黛玉一本手抄的诗集:"妹妹的诗才不该埋没,这是我偷偷抄的历代名诗,送给妹妹品评。"

黛玉接过,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一行小字:"妹妹若有所作,务必让我先睹为快。——宝玉"

她心头一暖,抬头正对上宝玉亮晶晶的眼睛。这一刻,她忽然明白,前世的自己太过孤高,总把心事藏在心里。今生既然有了重来的机会,何不敞开心扉?

"二哥哥,"黛玉轻声道,"我其实...还有一首诗想给你看。"

她从袖中取出一张花笺,上面写着新作的《咏莲》:"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首,不蔓不枝..."

宝玉读着读着,眼睛越来越亮:"妹妹这诗写的是莲花,但怎么觉得...像是在写人?"

黛玉笑而不答,只是指了指诗末两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宝玉突然握住她的手:"我明白了!妹妹是说自己不愿同流合污,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对不对?"

黛玉没有抽回手,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窗外,一个身影悄悄退入黑暗中。宝钗站在月光照不到的角落,手中金锁被攥得发烫。她原以为黛玉只是个有些才气的孤女,不足为虑,但现在看来...这个林妹妹,似乎没那么简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