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黛玉晨起梳妆时,铜镜中的面容似乎比往日多了几分血色。她轻抚脸颊,指尖触及之处竟有淡淡温热,不似往日的冰凉。紫鹃捧着缠枝莲纹的瓷盆进来伺候洗漱,忽地"咦"了一声:"奶奶今日气色真好,连眼底那颗小痣都鲜亮了些。"
"胡说什么。"黛玉嗔怪着,却忍不住又向镜中瞥了一眼。那颗自小就有的泪痣,确实比往日更显眼了,像颗小小的朱砂点在水墨画上。
雪雁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青瓷小盅:"厨房刚熬好的血燕,琏二奶奶特意嘱咐加了冰糖。"见黛玉蹙眉,忙补充道,"是昨儿宫里赏下来的,老太太屋里留了一半,这一半指明给奶奶。"
黛玉接过瓷盅,银匙搅动间忽然想起什么:"今日是初几?"
"初七了。"紫鹃边整理床帐边答,"可巧是芒种呢,园子里正忙着祭花神。"
银匙"当"地碰在盅沿。黛玉算着日子,今日正是服药后第七日。妙玉说的"梦境成谶",莫非...
正出神间,外头小丫头慌慌张张跑来:"奶奶快去瞧瞧!咱们后院的荷花全开了!"
黛玉一怔。这五月时节,荷花怎会开放?她随手抓起件杏色绫袄披上,匆匆往后院去。绕过假山,一池碧水赫然入目——原本该是田田荷叶的池子里,数十株粉白荷花竟真的凌波绽放,花瓣上还凝着晨露,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这..."黛玉站在九曲桥上,指尖不自觉抚上小腹。池中一尾红鲤突然跃出水面,"扑通"一声溅起水花,惊得她倒退半步,却被一双手稳稳扶住。
"妹妹仔细脚下。"宝玉不知何时来了,身上还穿着晨练的短打,额角挂着汗珠。他顺着黛玉的目光看向满池异莲,眼中闪过诧异,随即笑道:"必是花神知道妹妹爱莲,特地让它们早开些。"
黛玉见他神色如常,稍稍安心。正要说话,忽见琥珀急匆匆跑来:"二爷、二奶奶,快去看看老太太!小佛堂的观音像..."
二
荣庆堂东梢间的小佛堂里,贾母正对着供案上一尊白玉送子观音合十念佛。王夫人、邢夫人并尤氏、李纨等都围在一旁,个个面色惊疑。
黛玉随宝玉进来时,正听见王夫人低声道:"...昨夜还好好的,今早丫鬟来上香就发现..."
"林丫头来了。"贾母招手唤她上前,"你眼力好,瞧瞧这菩萨眉心。"
黛玉凑近细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观音像眉心处竟有一道细如发丝的裂纹,从额间首延伸到宝冠。更奇的是,裂纹中隐隐透出些金粉似的微光。
"这尊观音是当年我嫁进贾府时,老国公从普陀山请来的。"贾母着佛龛边缘,"六十年来从未有过异样。"
王夫人突然插话:"听说潇湘馆的荷花今早全开了?五月开莲,实在蹊跷..."她目光灼灼地盯着黛玉,"二奶奶近日可遇到过什么异事?"
黛玉心头一跳。宝玉抢着道:"母亲这话说的,花开得早也是异事?必是今年天热的缘故。"
正说着,外头一阵骚动。宝钗扶着薛姨妈进来,后头跟着探头探脑的周瑞家的。薛姨妈一见观音像就"哎哟"一声:"这裂纹...倒像是要开天眼似的!"
众人议论纷纷间,黛玉忽然觉得小腹一阵温热,似有暖流在经脉中游走。她悄悄退出人群,扶着廊柱喘息。宝钗不知何时跟了出来,递过一方绣着缠枝莲的帕子:"妹妹脸色不好。"
黛玉接过帕子,闻到一股熟悉的冷香丸气息。宝钗轻声道:"昨儿我去看妙玉,她说...你求了药?"
抬眼看宝钗关切的神色,黛玉犹豫片刻,还是点了点头。宝钗忽然握住她的手:"裂纹是吉兆。"她压低声音,"《金刚经》有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身开裂,反见真佛。"
黛玉心头一震。宝钗己转身回到佛堂,背影挺拔如竹。她忽然想起那年宝钗归还金锁时的决绝,与如今判若两人。
三
当晚黛玉早早歇下。朦胧间,忽觉身子轻飘飘浮起,睁眼竟站在一片白雾中。远处传来仙乐飘飘,雾气渐散处,现出座金碧辉煌的牌坊,上书"太虚幻境"西个大字。
"这是..."黛玉正惊疑,忽见警幻仙子从云端降下,依旧是羽衣霓裳的模样,手中却抱着个锦缎包裹。
仙子笑道:"绛珠妹子别来无恙?今日特来送还旧物。"说着揭开锦缎,里头竟是株枝叶凋零的绛珠草,唯顶端结着两颗红宝石般的果实。
黛玉伸手欲接,忽听身后宝玉呼唤。回头一看,雾气中奔来两个扎着总角的小童,一穿红一着绿,绕着绛珠草嬉笑玩耍。那红衣童儿突然抬头,眉间一点朱砂痣,活脱脱是缩小版的黛玉。
"这是..."黛玉惊醒过来,发现窗外己是晨光熹微,而自己掌心竟攥着片鲜红的绛珠草叶。
"奶奶醒了?"紫鹃进来掀帐子,突然惊呼,"您手里拿的什么?"
黛玉低头,那片红叶己化作一缕金粉,从指缝间流泻而下。与此同时,小腹传来清晰的悸动,像是有什么在轻轻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