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宏的案件,在脱脱县引起了一场反响。人们只以为有些领导干部会被牵连甚至受到严肃处理,可没想到就这样逐步平息了。人们都说这是王平乐做出的让步,他不想在这件事上死缠烂打,两败俱伤。也有的人说,王平乐没有办法,不得不做出让步,因为县长的势力毕竟要比一个副县长大。
只有王平乐自己知道,不再追究其他人的责任,是师哥的意思,更是云叔叔的意思。也许在他们那个层面,他们会换来更有利的一面。
那些过去与李宏有过交集的科局长,都认为这次是文斌县长挽救了他们,于是,他们都纷纷拜见文斌县长。这几天,文斌县长格外忙。白天有人去办公室汇报工作,晚上有人去寝室汇报工作,把个文斌县长更是乐得眉开眼笑。
就这几天,市委的扶贫资金下来了。脱脱县是九个旗县区得到最多的一个县,几乎是其他旗县区的二倍。就在这个时候,各乡镇都蠢蠢欲动,紧紧盯着这些钱。
文斌县长更忙了。每天去办公室找他要钱的人络绎不绝。而王平乐却没有人找。按道理说一个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这些资金是怎么也绕不开他的,可就是没有人找他。大家都很清楚,李宏一事是文斌占了上风,更何况以后文斌肯定会不给王平乐放权,这扶贫资金的分配,肯定是县长说了算。
其实,王志远书记这里,对这些扶贫资金的把控还是很严格的。因为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于是王志远决定召开常委会,讨论这些扶贫资金给各镇的发放比例。
县委常委共有十一个人。书记王志远,副书记县长文斌,副书记米花,政法委书记姜华,纪委书记呼和,常委副县长王平乐,组织部长袁丽,宣传部长王楠,统战部长包文达,县委办主任王英,武装部长张兴达。
实际这十一个人中,文斌的人连自己才有三人。只有政法委书记姜华和统战部长包文达是他的人,其余五人都是支持王志远书记的。所以在常委会上,关键时候文斌的意见肯定是得不到支持的。少数服从多数,这是我们党有史以来的组织原则。
文斌知道自己的意见在常委会上是通不过的,于是他开始想办法,动起了歪脑筋。全县回来的扶贫资金总共西千万元,他决定先给武家镇拨付五百万元。但是,这么多的现金拨付,按常理来说未经常委会同意是不允许的。于是,他让武家镇出了个党委会议纪要,说是武家镇与一家农机制造公司签定了五百万元的购买合同,然后将这些机器交给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去运营,用来为全镇贫困户保本分红。因购买合同到期,情况紧急,需立即支付,于是恳请县政府帮忙。文斌县长立即批示:“因情况紧急,立即拨付,手续后补。”
于是,文斌县长的这个批示很快到了财政局长金学文这里。
金学文是王志远书记提拔起来的财政局长,所以对王志远还是忠心耿耿的。金学文看到文斌县长的这个批示,立即拨通了王志远书记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