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乐完完整整地带出了一届学生,本以为学校会让自己重新回到初一,再从初一开始带一个班。没想到,把他首接放到初三毕业班了。原来初西毕业的班级只有一届,以后又恢复初三毕业了。
就这样,王平乐在初三毕业班这个岗位上,一晃就是八年。这八年中,他带出的学生有走上工作岗位的,有还在大学里读书的。有进入体制内的,有进入国企央企的,还有像王平乐一样,走上教育岗位的。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名叫张美的同学从上京市回来了,招集了在脱脱县及周边地区的同学二十多人,在脱脱县城一个叫彩云之家饭店的大包间,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聚会。
聚会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饭店,昔日的青涩早己被岁月打磨出成熟的模样。大家围坐在圆桌旁,欢声笑语,回忆着校园时光。张美站起来,激动地说:“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想感谢王老师当年的教诲,要不是他,就没有现在的我们。”同学们纷纷点头,掌声雷动。
这时,王平乐微笑着走进了包间。“王老师!”大家齐声喊道。王平乐眼眶微微泛红,看着眼前这些曾经的学生,心中满是欣慰。同学们轮流站起来,分享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有的讲述工作中的成就,有的诉说生活里的酸甜苦辣。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大家提议让王平乐老师讲讲这些年的故事,王平乐笑着回忆起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那些为学生们熬夜备课、悉心辅导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这场聚会,不仅是同学间的重逢,更是对青春岁月的一次深情回望,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共同期待着未来的美好。
就在大家沉浸在回忆与欢乐中时,包间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西装革履却满脸憔悴的男人走了进来。同学们定睛一看,竟是当年班上成绩优异的李华。大家纷纷起身询问他的近况,李华却苦笑着摆了摆手。原来,他在大城市打拼多年,虽然事业有成,却在一场商业危机中赔得血本无归,还欠下了巨额债务。如今心灰意冷,回到家乡想重新开始。同学们听后,纷纷安慰他,有的还主动提出要帮他东山再起。王平乐也站起身,拍了拍李华的肩膀说:“孩子,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当年你能在学习上克服那么多困难,现在这点挫折又算什么。大家一起帮你,肯定能行!”李华听了,眼中泛起泪花,重重地点了点头。这场原本温馨的同学聚会,因为李华的到来,变得更加有意义,大家的心也在这一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共同期待着帮助李华重新开启美好的未来。
就在大家纷纷表态要帮李华时,包间的门又一次被推开,这次进来的是一个戴着墨镜、气质不凡的女士。她缓缓摘下墨镜,竟是当年班上神秘又低调的林悦。林悦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李华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李华,我听说了你的事。”林悦走上前,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公司的合作方案,我觉得以你的能力,我们合作一定能成功。”李华又惊又喜,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文件。同学们都露出惊讶又欣喜的表情,没想到林悦在外面己经有了自己的公司。王平乐看着这一幕,欣慰地笑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热烈地讨论合作的细节,你一言我一语,为李华出谋划策。原本因为李华的遭遇有些沉重的气氛,又变得积极向上起来。这场同学聚会,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接近尾声,大家坚信,有了众人的支持,李华一定能重新站起来,迎接新的辉煌。
此时,张美站起来说道:“其实,今天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和王老师商议一下。我怕自己一个人说服不了王老师,所以把你们都叫来了”!
王平乐看着张美,心想,什么事情能有这么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