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 第53章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第53章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作者:
村北口的那只鹅
本章字数:
4034
更新时间:
2024-12-02

中午时分,朱由检设宴招待李国桢和徐允祯以及宋守义三名将领,以此来祝贺他们在关键时刻守住了京城。

其实他们三个都知道,若没有陛下的镇国神器,没有陛下提前预判,堵住剩下的城门,要想赢得这场战役,无疑是难比登天。

在朱由检的拉拢下,他们最终同意朱由检的改制方案。

当场由朱由检亲自拟定规章制度,凡是参军者,一律免除家里的赋税和徭役。

当然,这个免除并不是指的永久,而是服役期间免除。

其中涉及到参军人员薪资待遇和伙食标准以及训练项目等等。

朱由检把未来的那套军人条例搬出来的时候,李国桢和徐允祯他们傻眼了,条例上的各种优待措施无比完善,甚至还有立功表现等等。

朱由检正式宣布从今天起,以李国桢为首,徐允祯和宋守义为辅,京城卫戍的名字也同时做出更改。

名字叫中部战区!

战区下设集团军,从第一集团军展开试点。

朱由检的思想天马行空,李国桢和徐允祯等人完全跟不上。

朱由检让王承恩拿来图纸,他在明朝的疆域版图上面写画着什么。

“未来,不仅有朝廷的内阁,朕准备成立军事内阁,并且会分成各个地域的战区,比如北方战区,负责拱卫北方的防务安全,还有西方战区,南方战区,东方战区!”

这样划分简单直白,让人一目了然。

朱由检给众人讲解整整一个时辰,才算让他们接受这种新时代的思想。

他扔下笔,继续道:“关于士兵军饷,朕也都写在册子上,你们按照我的册子去执行!”

宋守义看向旁边给崇祯帝端茶倒水的王承恩,忍不住张了张嘴。

朱由检看宋守义有什么话要说:“但说无妨!”

宋守义抱拳道:“陛下,臣有件事,就是监军的安排能不能撤掉?”

这话一出,王承恩脸色不好看了,李国桢和徐允祯同样变得严肃起来。

自明成祖年间,就开始流行宦官充当监军,当然,这么做出发点是好的,就是让太监充当皇帝的耳目,去督查军队中的事务。

后来宦官们开始指手画脚,最后跟军中将领闹得不可开交,导致下面士兵不知道该听谁的。

内耗和矛盾就是这样慢慢产生的。

宋守义当王承恩的面主动提及这个问题,自然是把王承恩架在火上烤。

要知道李国桢和徐允祯平时见到王承恩都客客气气的。

朱由检笑道:“这点无需担心,未来朕不会派遣监军过去。”

李国桢和徐允祯眼里露出欣喜,没有宦官当监军的话,他们在军中的改制下就可以彻底放开手脚。

朱由检话锋一转:“不派监军插手军中的事务,但朕会不定期的派人去军营里面查账,比如士兵军饷和伙食,比如士兵的训练情况,总之就一句话,能者上,弱者下!”

派人查阅账目很正常,李国桢和徐允祯纷纷下跪谢恩。

等饭局结束,朱由检让李国桢回去就开始整军备战,第一集团军的总兵力至少要保持在两万人的规模,他要的是精兵,不是老弱病残。

当然,朱由检也不会搞一刀切,把那些老弱病残的士兵全部驱逐出军队。

军营里的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后勤,混合着人吃马嚼,补给和战马的饲养。

朱由检让李国桢注意方式方法,态度要温和些。

有这些条条框框,还有资金支持,李国桢有信心用三个月的时间练出大明士兵的风采。

民间有句谚语叫: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丰厚的奖励和伙食才是保证士兵高昂战斗力的标准!

不要谈什么为国而战,想想士兵连肚子都吃不饱,军饷更是常年拖欠,他们凭什么为你去卖力呢。

做完第一步,朱由检一边抱着火炉,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发展。

医疗,教育,经济,科学,农业,军事...

这些都要一个一个着手去解决。

目前随着李自成的退兵,京城暂时处于安全,但也要防止李自成和大清联手,杀一个回马枪。

王承恩小心翼翼给陛下捶着腿,最近陛下的每一步措施很有主见,以前会听听他的意见,现在陛下已经不再过问了。

王承恩生怕陛下随时把自已撤掉。

这辈子他就跟过崇祯帝一个主子,若是失宠的话,王承恩都不想活下去了。

朱由检突然问道:“王伴伴啊,咱们在京城有没有煤矿啊?”

王承恩:“西山有煤矿啊。”

朱由检:“煤矿是谁的?”

王承恩说道:“是成国公的。”

朱由检轻轻哦一声,成国公朱纯臣,之前抢完老丈人周奎后,他打算去抢成国公呢,王承恩觉得成国公的威望和资历太深了,劝陛下要三思啊,这才保住成国公的人头。

朱由检问成国公在京城的营生。

王承恩说道:“国公爷在西郊那些地都是他的,还是您在前些年赏赐给成国公的。”

朱由检随手翻看着明实录,上面记载着朱纯臣的履历,崇祯三年加太傅,九年总京营,托孤大臣等等。

看来这个朱纯臣很受宠啊,怪不得自已要杀对方的时候,遭到王承恩的阻拦。

朱由检说道:“宣成国公来宫里,朕要亲自跟他谈话。”

通过刚刚和王承恩的谈话,朱由检知道现在人们对煤炭的利用率非常低,市面上畅销的取暖设备还是木炭,峰值时期,木炭价格卖到百斤数十文。

以前白居易说过: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现在放到明末同样重要。

京城周边的土地全被士绅所霸占,就连京城西山也被崇祯帝赏赐给成国公,这也造成农民想要砍柴,都要跑去很远的荒山才能找到。

想想老百姓生活多么惨烈,这时还没有棉花,只有权贵才能用丝制品,老百姓房间都是稻草加点柳絮就算被子御寒。

朱由检要趁机早点推动工业革命。

蒸汽机,纺织机,从而带动附近工人的就业,最后逐步把这种模式推向全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