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内,大臣们窃窃私语,聊着昨晚发生的各种事情。
首先是京城又发生抢劫案,据说兵部尚书张缙彦的府邸被抄了,还有巷子里发现十几具尸体。
有人问顺天府尹张若麟到底怎么回事,京城治安会如此差。
张若麟也是打太极的高手,反正你问就是正在查,至于查出什么,那就是还没结果,不得而知。
也有人问李自成的大顺军目前退守到什么地方。
京城卫戍李国桢和徐允祯等人手里握着奏折,没有理睬这些文官,不过从他们压不住的嘴角可以看出,前线战事应该有缓解。
“陛下怎么还不来上朝,都辰时了。”
“就是,以前陛下勤政爱民,最近越来越懒惰,等会儿我要参陛下一本!”
身为御史,他们的职责就是监督和弹劾官员,甚至包括皇帝和后宫妃子。
据说最近崇祯帝留恋后宫,甚至还去过张太后的寝宫,不知是真是假。
张太后名义上是太后,实际是朱由检的皇嫂。
这等风流野史被天桥下的说书人讲到第五回了,说书人也有三寸不烂之舌,哪怕没亲眼见过张太后,愣是把张太后讲的明艳动人,妩媚多姿。
大臣们想到这里,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终于,大殿后面传来动静,慈眉善目的王承恩率先出来,随即小心翼翼搀扶着朱由检坐上龙椅。
大臣们齐刷刷的给皇帝请安。
朱由检打个哈欠。
王承恩体恤圣意,主动宣布道:“平身!”
大臣们纷纷站起身,他们刚准备奏事,王承恩说道:“今个早朝有点不同,只能就事论事,严禁辱骂和攻击,若有犯者,廷杖五十!”
文官集团傻眼了,辱骂和攻击?廷杖五十?
朱由检要改一改朝廷风气,总让大臣逼逼叨叨说个没完没了,太耽误时间,他还有很多烂摊子要收拾呢。
凌晨时分,李国桢派人送来军情消息,李自成撤兵了。
王承恩知道陛下不喜欢在睡中被打扰,一直没敢告诉陛下这个消息,等朱由检醒来才告诉这个好消息。
朱由检在打哈欠,连带王承恩也想打哈欠,他为干孙子王相尧的事儿愁得一晚上都没睡。
赶上皇帝上朝的时候,范养民才急匆匆回来。
范养民看到王公公跟着崇祯帝,只是焦急的挤眉弄眼,没敢宣布事情。
王承恩迫切的想知道范养民那边情况,恨不得早朝现在就结束。
有朱由检的禁令,大臣们一时间面面相觑,谁也不敢率先出声。
李国桢站出来,正式给陛下宣布李自成撤军的消息,通过斥候传来的情报,李自成的大顺军朝山西方向撤退。
目前围在京城附近的还有李自成的另一队人马,刘超带领的八万余兵力,他们驻扎在保定。
当然,刘超这八万兵力不足为虑,前来勤王的总兵黄得功率六万精兵已经抵达顺德府,预计再有五六日就能抵达保定,到时可以来个左右夹击。
朱由检听李国桢汇报战况消息,最大的危险李自成已经撤退,朝堂上很快分成两派,有人觉得应该乘胜追击,联合投明将领高杰将李自成围困在山西。
千万不能放虎归山!
朱由检知道前几年,李自成曾被洪承畴和孙传庭联合围剿,最后只率十几个人突出重围。
后来李自成还诈降过一次,这期间混合着各种势力的党争。
武将们会在打仗的时候故意放水,目的是为了套取军饷,中饱私囊。
只能说官场已经烂透了,从上到下的那种烂。
朱由检想整顿朝廷,至少需要消耗很长时间,这一刻,他也终于体会到皇帝的无奈。
你总不能把这些大臣全部杀掉,哪怕杀掉,重新换来一批人也是照样贪钱。
关于是否追击李自成的事,经过朱由检的拍板,暂时搁置。
没钱,拿什么去追人家?
总不能让李国桢派兵带着马克沁机枪去追吧,没有他亲自指挥,马克沁火炮落入敌军手里怎么办?
清军再来一次绕道山海关突袭京城怎么办?
李自成肯定要杀,但论现在的局势,可以不着急杀,有李自成在,朱由检还可以牵制清军南下。
狼子野心的清军非常乐意看到大明和李自成斗个你死我活。
第二个议题是城中瘟疫,老百姓饿死太多,他们脖子起了很大的疙瘩,然后开始大口大口吐血,有的血都是黑色的,显得无比凄惨。
提及瘟疫,常见做法就是分而化之,让那些患病的人集中到一起。
朱由检浏览着工业商店,口罩要1点声望值,哪怕全部兑成口罩,也根本顶不住那么多人。
最后,他只能按照后来的办法,告诉户部大臣治疗方法,尽量注意卫生,尤其遮住口鼻等防护措施。
第三个议题是军饷。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已经欠饷快四个月,关外生活物资极其匮乏,几乎全部依赖朝廷的补给。
还有黄得功率兵勤王,等对方赶到京城,也要支付给士兵军饷。
目前朝廷的钱财刚够支付京城卫戍,根本顾及不了那么多。
朱由检也是一阵头大,老朱从开国之初就把路子走岔了,想想北宋和南宋,人家因为经济体制发达,在元朝硬生生扛了几十年,就连晚清也扛了很多年,唯独明朝衰落的速度太快。
这时,王承恩悄悄折返回来,他在朱由检耳畔小声道:“陛下,李若琏刚刚来报,说张大人的45万银两全部带回到宫中。”
朱由检眉头挑起,总算是见到钱了啊。
随即王承恩还告诉朱由检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那就是王承恩觉得王相尧犯下欺君之罪,他让范养民去抄王相尧的家,总共抄出80多万两金银财宝。
朱由检表面不动声色,心里思量着上百万财富该怎么花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妈的,果然还是抄家来的快啊,怪不得自古以来各个皇帝都喜欢抄家。
但是百万两够花吗?
看看那些大臣们破旧的官服,据说朝廷很多年没给大臣们发过俸禄了,都是用什么胡椒来替代俸禄。
唉,还是应该从根本上着手解决这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