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大唐盛世,杨贵妃的待遇那是顶天的。
然后得知,自己以后要被赐死?
李隆基连忙道:“爱妃,爱妃你不要信这个天幕。”
“朕怎会赐死你?”
杨玉环:呵,善变的男人!
......
【扯远了,说回安史之乱】
【可以说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必然,就算没有这俩人,别人也会出现的】
【以大唐当时的政策来看,募兵制实行以后,边境节度使的势力逐渐扩张,同时社会问题日渐尖锐】
【人都是有野心的】
【在加上李隆基后期荒废朝政,这谁看见不得反一下试试?】
唐朝初期,采用的是征兵制,但到了唐朝后期,战事增多,服役时间增长,许多人不愿去当兵了。
天宝八年,唐朝开始实施募兵制,以此解决兵源不足的问题。
“募兵制?”李世民呢喃一声。
在天幕提到这个词的时候,关于府兵制与募兵制的含义,每个人都已经自动理解。
李世民突然看向长孙无忌:“此制度,倒是有可取之处......”
“陛下,可弊端也十分明显。”长孙无忌道,“臣觉得,此制度极易让兵出现只知将帅而不知朝廷的情况。”
“同时,需要极大的财政开支......”
李世民沉思。
府兵制,说白了就是半职业军人。
忙时务农,闲时训练,战时参战。
不过武器盔甲之类的得要自备,国家作为回报会给予田地。
好处就是国家不用花一大笔钱养兵,节约了财政开支。
那募兵制,就是职业军人,老百姓们没了兵役,可以安心务农,而军人们则完成了职业化转变,大幅提升了兵员素质。
但唐朝还有个边境节度使......
你看看,这还能有好?
你得知道,那节度使权力是非常广泛的,不仅负责指挥军队,还负责管理辖区内的民政事务。
而到了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进一步扩大,甚至可以统治整个军区,掌握军权、财权、人事权等所有权力!
你看看,假如你是唐朝的老百姓,然后你当兵了。
挺好的,你遇上的是募兵制,国家养你,你都不用种田了。
但是这个钱,哪来的?
节度使拨出来的。
然后你每天训练,最高长官是谁?
节度使啊!
别说你了,你长官的长官,哪怕他小姨子是什么重要官员,也是能被罢免的!
被谁?
节度使啊!
你看看......
兵员只知将帅,不知朝廷,这不就出现了?
于是有一天,节度使跟你说,大唐气数已尽,当今皇帝被奸臣裹挟,怎么办?
清君侧啊!
【于是,公元755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12月16日,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了长达八年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
史思明:???
寄!
【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在范阳起兵】
【起兵后,连克唐朝多地,在攻下洛阳后自立为帝】
【唐玄宗得知后,下令平叛,但洛阳、潼关等地接连失守,安禄山军进逼长安】
【于是,唐玄宗被迫离开长安逃亡蜀中】
大唐,李隆基位面。
李隆基愤怒道:“此等乱臣贼子,安敢如此?”
此时的李隆基,荒废朝政不久,大唐在明面上看着问题还不算大。
看到此消息后,李隆基快速赶到朝堂。
李隆基当初的余威还在。
只是刚到朝堂,一堆大臣便连忙道:“陛下,节度使之位还需从长计议啊陛下!”
“陛下,臣请奏拿下安禄山!”
一旁的杨国忠猛地一转身,拱手躬身道:“陛下,臣死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