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怒了!】
【但乾隆脑瓜子一转,想到了句话】
【乾隆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
【出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这句话什么意思?】
【说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
【这句话常用来比喻危险的事物或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导致了不良的后果】
【但乾隆这时候用,多少是有点不合适】
【在场很多大臣,一时间没想到这话哪来的】
【但和珅却高声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这是朱熹对于《四书》的批注】
【你看,和珅多少还是有点墨水的吧?】
【一个奸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一个岌岌无名的人,想要一步步成为大权臣、大奸臣,更是不好当的】
......
【当初,他在政治上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
【包括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等,掌握了很大的权力】
【在经济上,和珅通过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等手段,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他的财富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有一说是甚至超过了清朝的国库】
【这个,多少有点无法考证】
【同时,喜欢收藏文物和艺术品】
【并且,对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也有着一定的造诣】
【他的收藏和艺术作品,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和珅的贪污受贿和滥用权力等行为,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反对】
【在乾隆皇帝去世后,和珅被嘉庆皇帝下令逮捕,并被判处死刑】
【他的财产也被没收,充入国库】
【和珅被抄家时,据史书记载,共搜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房产地契等财物】
【其中,银两的数量非常巨大,具体数字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和珅被抄家时,搜到了约八亿两白银】
【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特么的,吓不吓人?】
【这特么谁受得了啊!】
【谁不害怕啊!】
【另一种说法是,和珅被抄家时,搜到了约二亿两白银】
【这个数字虽然比八亿两要少,但仍然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无论是哪种说法,和珅被抄家时搜到的银两数量都是非常巨大的】
【这也说明,他在任职期间的贪污受贿行为的严重性】
【可以说,和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
【乾隆喜欢和珅,不管怎么说,也得承认】
【若不然,为何是和珅?】
【不是纪晓岚?】
【而和珅,虽然看起来,身居多个官职】
【比如说军机大臣、户部、刑部等数部尚书、九门提督、监管太医院、御药房......】
【看起来,像是清朝的大管家】
【但说到底,他不过是乾隆的奴才】
【他是乾隆的奴才!】
【虽然很难听,但就是这么个事】
......
【但这个人,多少有点分不清大小王】
【他没分明白,乾隆总有一天会死】
【而这天下,总有一天会是嘉庆的】
【他以为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觉得他跺一跺脚,朝廷都要震上三震!】
【可......】
【他终究是清帝的奴才】
【乾隆没死时,是乾隆的奴才】
【乾隆死后,他就成了嘉庆的奴才了啊......】
......
【而他,和珅】
【在乾隆当太上皇时,做了什么?】
【咱们首先说,在乾隆朝后期,和珅权势极大】
【甚至,和珅的权力,超过了嘉庆皇帝!】
【他利用职权,排斥异己,结党营私,严重威胁到了嘉庆的皇权!】
【如果你是嘉庆,你能受得了这么个人吗?】
【是不是得处死他?】
【同样,嘉庆还知道,和珅是清朝著名的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