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猛是对秦国有坚定反对态度的人,加上女儿田言实际上是 ** 小组之一的“罗网六指”,而且她在之前的一次任务中惨遭扶苏击杀,这令他得知后更加坚定自已对秦国的抵抗之心。
“是的,我所代表的农民派十万子弟已全部加入秦国!”说到这句话,田猛一拳砸向地面,心中的怨念可想而知有多么浓重。
周围其他人听罢,脸色也随之变得黯淡。
当十万余民众出身于农民派,在百家学术繁荣期间占据了一席重要之地之时,现在全部归附于秦国之下,这无疑对他们是极大的不利因素。空气中弥漫着沉闷的寂静,过了很久才有一声长长的哀叹飘荡而出。“从此以后,中原之地恐怕再不会有我们的栖身之所。”
面对这一状况,孔丘感到头痛不已。距上一次重大战争至今仅一年,虽然这一年里他们未曾放弃对抗的决心。然而所派遣出的秘密侦探多数有去无回,可见秦国历经一年重建已变得更加难以攻克。失去了农民派的消息来源,就如同被蒙住了双眼一样。
“真是可恶!这残忍不仁的秦国!”项羽愤怒不已。这年头他也聚集了一批自已的势力。借助道儒两家的帮助,项羽和刘邦逐渐形成抗衡之势。其中,前者得到了古时勇将的传承,而刘邦则是古老神仙赤帝的灵魂化身。许多诸子百科学徒及信徒大多选择了追随两位强者中的一人。
现而今项羽又找回了一丝抗衡秦军的力量准备再度出兵对抗。“既然在这里干等毫无意义,倒不如我们联合行动出击!”
“即便不能彻底击败这残暴的秦国,至少也要让他受到严重的打击,以示惩戒!”
项羽吐露内心所思,眼中闪烁着狂烈与凶暴的猩红光芒。
作为上古时期的无敌勇士,他不死不灭,只要不正面遭遇扶苏,项羽对自已削弱大秦实力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不可轻举妄动。”
刘邦阻止项羽,站立起身,眉头微蹙。
两人都得到了天道力量的眷顾,但他们的人格差异极大。
刘邦愈发冷静而稳健,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一定的镇定。“现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刻,若行动鲁莽,我们将毫无回旋余地。”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刘邦不负其赤帝转世的美誉,即使是张良和韩信,亦愿意成为他的左右手。
的确,他说得没有错。大秦基业雄厚,不怕一时胜负;而对于他们来说,却是非同一般。“田先生,请详细说明一下,现在的秦帝国究竟处于什么状况?”
张良平息了会议室中的混乱议论,随后转向田猛询问。田猛带来的少数几人表明了对抗大秦的力量正在不断减弱,这让许多人心里七上八下,极为不安。
田猛长叹了一口气。
“说真的,大秦如今具体到了何种地步,我也不完全明白,但是有一点我能确定:天下之心已然回归秦国的统治之下。”
国家机器肯定会封锁敏感信息,因此田猛无法知道更多信息。他说出了部分已知的情况。
“现在的秦帝国鼓励所有国民研习武术,并由 ** 资助广泛推广教育,设置了三十六部门。无论是贫民家庭的学生还是富贵人家的子弟,都能决定自已的未来。”
“每个人都在修炼武道……”
孔子的表情略显僵硬,想想儒家教导人民这么长时间的目标,竟被扶苏如此轻易达成,心中五味杂陈。
“这、这怎么可能会成真……”
连一向冷静自持的儒学巨匠们也表现出难以置信的样子。孔子、荀子、孟子、以及掌门伏念皆低头沉默不语,一时间说不出任何话来。“只就这一点而言,扶苏已经建立了巨大的功德!”
老聃感慨道,言语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继续叙述的田猛,在讲述后期内容时,他自已也越来越糊涂。工业化、机械化的概念在当前的大秦被频繁提及,这是一种前所未闻的领域,充满了神秘感。
“鬼知道怎么回事!”
项羽不屑地低声嘀咕,即便不懂这些词汇,也无法影响他对这些东西的不屑。更令人费解的,是从田猛嘴中流淌而出的话。
即使是素常淡定的老聃和孔子,在这些话题面前也不免一头雾水。“蒸汽火车、铁轨?那是什么东西?”
“工业社会?电子时代?哦……这些不会是什么上古时期的东西吧?”
两位智者互相打量,觉得遇到了终生最难解答的问题。田猛显得颇为尴尬。
“小的才疏学浅,实在是不知这些究竟是些什么……” 他是真的不了解。
了解这些知识的大部分秦朝民众,是从扶苏撰写的一系列书籍上学到的,书籍上的知识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接受。
这也解释了为何扶苏并未让秦朝立刻跨入信息时代,毕竟穿越时代的飞跃确实能实现,但也必然会产生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就像是智能时代的到来,势必将许多老年人排斥在进步之外一样。
对抗大秦者大多数心存顽固态度,不愿接纳大秦所带来的变化,尤其是那些新兴知识。
然而,今日田猛所传递的消息让他们转变了态度,激发起了他们心中的好奇心。
“听你说来,老夫的确萌生出探访中原的念头,以了解如今大秦的发展究竟如何。”
老子轻抚手中的长胡须,强烈的求知渴望连他的平静心态都变得略微不安稳起来。
“前辈不能这样做!”
张良立即起身制止,眼中充满了担忧。“您作为陆地神仙,最能感应天机。”
“天命未完全平息,您此行必定会落入扶苏的视线中!”尽管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但张良深知其中的风险。
如果再度踏足大秦的土地,他们唯一的结局便是 ** !
在许多人的心中,扶苏已成了无法摆脱的噩梦,张良绝不想看见他们最后一丝希望被泯灭。
“既然如此,那便打消这个念头吧。”
老子叹了一声,承认当前局势正像张良所说的那样,他们缺乏主动权。然而,这样的屈服让人心生愤懑,感到无能为力。
“子房,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刘邦转头询问道。大家早已习惯依赖张良做决策,在这方面,即使是孔夫子也自觉逊色。
“子房,此刻唯有你能给我们指一条明路。”
“对,子房快告诉我们怎么做。”
“子房,有任何可行之计,我们都愿意依从。”
人群中的张良顿时成为了众人的焦点,孔夫子也投来赞同的目光。
“既然各位对我如此信任,那我便直陈我的想法。”
张良深深地呼了口气,皱眉深思许久后,心里渐渐有了答案。
“依我看,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死守于此,否则迟早会暴露在大秦眼前。”
韩信坦率地表示同意,“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无法与大秦相抗衡。”这不是夸大其词贬低自已的实力,事实确实在此。
虽然心有不甘,大家都不得不面对现实——大秦可能根本不将他们置于眼里。
“的确如此,所以我们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提升自身实力,争取未来有一天能与大秦并肩而立!”
张良继续说道,思绪如同万千河流汇于一处。
“唯有如此才能暂时阻挡大秦不断前进的步伐,待天命复原之际,方能借助此力量与其抗争。”
“太好了!”
老子露出满意的笑容并点头称是。
“只要我们一日不被消灭,大秦就永远无法完满其运势,逃脱不了天地的命运,扶苏的理想也无法实现。”
得到老子的支持,张良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下。众人听说后皆面露曙光,因为希望的存在,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
如此继续,终会找到转机。那时哪怕大秦强大无比,也将无法阻挡我们的脚步!
张良的策略很快得到了众人的认同,于是决定分为三路行进:项羽和刘邦各自带领一支军队强化已方实力,而老子、孔夫子二位陆地神仙则留在后方坚守阵地。
尽管道家与儒家的两位代表没有直接加入任何势力,但他们均派出 ** 前去支持,并且许诺在必要之时将会亲自动手援助。
“另外,我们必须持续派探子去了解中原的动态,若一次不成便屡次尝试,务必要取得有关大秦的情报,确保我们掌握行动的优势。”
张良这样讲道,现场的所有人都表赞同。随后各路人马迅速采取行动,仅仅用了不足五天的时间,岛上的许多人便陆续离开了。
在这边忙碌着的时候,大秦也正有序开展各项事宜。
王翦和其他将领不仅操练兵马,还率部队四处 ** 九洲上流散的诸子百家;李斯等文臣则不辞劳苦,致力于推行王上制定的政策,对此充满热情。
稷下学宫也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众多英才与珍稀之宝逐一展现于世人面前,成为大秦崛起的关键力量。
随着时间流逝,景况变迁。
到了秦皇三十一岁那年,一股新兴的浪潮悄然而至,电气化的器械开始在大地上发挥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