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儒圣扶苏,开局请祖龙赴死
大秦:儒圣扶苏,开局请祖龙赴死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大秦:儒圣扶苏,开局请祖龙赴死 > 第43章 科技大秦

第43章 科技大秦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儒圣扶苏,开局请祖龙赴死
作者:
横财三千万
本章字数:
6556
更新时间:
2024-12-24

“微臣遵命!”随着国内矛盾基本得到解决,只剩下一些无关紧要的捣乱分子。扶苏下一步考虑的焦点是民众的福祉。随后,他又发布了若干项有助于民生和社会进步的法令。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大秦的军事力量。还没等到扶苏开口,王翦已经率先出列请罪:“殿下,老臣有过!未能完全根除大秦隐患,还导致了诸多将士牺牲,恳请殿下责罚!”

说罢,单膝下跪。后面的几位将军也一同行礼,心中充满内疚。

若非他们的疏忽,前线战事早该圆满结束,殿下也不必为了此事过度劳累。

面对这一切,扶苏脸带微笑走上前来亲自搀扶王翦起来,语气温和地说道:

“老将军能有这份心,我深感受激。假以时日,父亲若能看到这一切,也会倍感欣慰的。”

“各位将军也是一样,能够一心一意地为大秦、为我效力,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何来罪过?”

“殿下……”

随着内忧的平息,剩下的小人物掀不起什么波澜。接下来,扶苏决定将注意力转向百姓生活。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有益于百姓和社会的政令。而最为核心的部分,则是如何巩固和提升大秦的军事实力。在没有等到指令之前,老将军王翦已然挺身而出承担责任。

随后,扶苏接着颁布了几条新令,这些举措皆着眼于惠 ** 众与稳固秦朝江山,实为民之所望、国之所福。

重中之重,在此之际莫过于军队整饬与强化。无需扶苏发话,王翦已经率部越出队阵之外,主动承担过咎。“殿下,老臣有违旨意!”

“老臣未能清除国之害草,反而让大秦健儿遭受重大伤亡,恳求殿下令老臣得以赎罪!”

王翦半膝触地,其余将领也一同屈身,此刻众人无不内心感到惭疚,若非因自已的疏漏,前线上战火本不应拖延至今,殿下也不至为此劳心。

听了这番言辞,扶苏脸上却带着温暖的笑意,迈步行上台前来,亲自将王翦搀扶而起,语气温和如昔。“老将军此意,令孤深受触动,想来父亲醒后亦必感欣慰。”

他随即转向众将领,“各位大人对国、对孤矢志不渝,尽忠报效,实乃国家栋梁,何谈有错?”

“殿...下...”

一席诚挚的话语让王翦等人为之动容,望着眼前的殿下,心中不由万千感慨。

相较于始皇帝,殿下显然更进一步,不仅青出于蓝胜于蓝,还在铁血之外多了一份仁慈。

“殿下尽管放心,虽已入晚境,但尚能效犬马之劳,誓为大秦鞠躬尽瘁!” 王翦再次伏首,言语中不无悲怆之色,几度哽咽。 扶苏无奈,只得又一次将他扶起,

“老将军勿须过度谦卑,你的忠诚心孤感同身受。”

在一番劝慰之下,王翦这才作罢,不再行那重礼。

紧接着,蒙恬上前,向扶苏行礼,并汇报当前秦 ** 队的情况。

“殿下,臣等业已扫平各派门人据点,唯有其门徒至今不明踪迹,敬请给臣时间查找。”

战事之后,无论是儒家学说的支持者们或是六国旧部纷纷失踪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至今未有踪迹可循。

由于孔夫子和老子对秦室发动袭击,无论如何解释,他们都已成为秦国的敌人。

面对国家公敌,自然要追根溯源、彻底清算!为了不至于拖累各自师承,那些门徒只能选择迁移避难,隐居山林之间。

“不必急于一时。”扶苏微微示意,似乎这些人的下落对他并无太多困扰。

现在由妹妹银临镇守咸阳已经足够,待发现诸子百家的藏匿之所,扶苏便能亲自解决。

“目前最为要紧的是强化我们秦国大军的战斗力。从今天起,军队中的士兵也可如同平民一般研读文学。具体如何施行,全凭各位将军定夺。”

对此提案,扶苏实际上意在征询王翦的意见,毕竟谈到军事,谁也无法超越这位资深的老将军。

“殿下,此议绝妙!”

王翦轻捋须须,笑颜相对,如此良策何乐而不为之。

军队中多为平民出身,往往因武功难以进展而转职士兵,给予学习文化的机会无疑是一大福利。

这一政策不仅仅是基层士兵,甚至是像王贲这样的高层也非常高兴,深感太子的豁达与明智。

必须知道,在过往任何一个王朝中,君主都不敢对士兵过分纵容,生怕兵权过于集中在某一势力手中,从而引发谋逆之祸。

往昔,白起的事迹便是最佳证明。然而现在,他们遇到了明君,不再需要缩手缩脚、患得患失,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在这片天地间施展抱负,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如此机遇,怎能不让人心生欢畅!

朝堂之上,官员们对扶苏赞誉有加,人心凝聚,齐心协力向上。大秦国运再次达到鼎盛时期的七八分之壮。直到晨朝散后,离开宫殿的他们脸上依然挂满了愉悦的笑容。

凝望晨曦初升的阳光,所有人都坚定信心:在太子的带领下,大秦定会越发强大,如同旭日东升般璀璨耀眼,并且永不消沉!

东岛,

岛上遍布奇形怪状的石头,独留一片开阔地带,木制的房屋绵延排列,周围水域环绕,景色秀丽。战败之后,诸子百家带着追随者来到这里生活,领头的是儒家和道家,还有从六国残存的军队。

最大的木屋里改建了一个议事室,坐在 ** 的有老子、孔子,还有项羽、刘邦等人。“目前的形式对我们非常不利,几乎在中原失去了立足之地。”孔子双臂藏于袖中,面露担忧之色。虽然大多数人已转移至此,但仍有少部分 ** 在中原坚持潜伏。

“我们的各个据点现已尽数被毁,前线报告说,现在的大秦全国崇尚文化和学术研究,这种力量一时无人能敌。”伏念简洁地汇报情况,室内气氛骤然变得沉默且压抑。

过了一会儿,项羽紧锁眉头,一拳打向地面,“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项羽若不 ** 大秦,心头便难以释怀。对于儒家道家这些希望大秦顺应自然法则的人来说,心里所想也大致相同。

“老夫通过星象观察发现,大秦正在逐步偏离正轨。照这样继续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整个天下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场空前浩劫。”老子的话语沉重而深长,上次大战已经耗尽老天爷的多半力量。

天道崩溃,意味着这个世界原有的秩序将逐步失效,这对他们的修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如今想要再次消灭大秦,只怕非常不易了。”张良叹息不已,即便他此刻也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只好边走边看,见机行事。还好,他们在远离中原的此处,短时间应当是安全的。

但是,这一期盼很快被彻底打碎……

秦始皇三十一年,早春时节。

新铺设的黑色公路连接起九洲各地,成排的青砖瓦房伫立其中。道路上,种类繁多的机械设备取代了传统人力,标志着大秦迎来了第一轮工业 ** 【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过去那些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想都未曾想过的事务,都在殿下的指引下在大秦逐渐变为现实。即便是像李斯这样见多识广的大臣,也一度认为一日之内行走千里的构想只是虚幻的想象。

然而,一切都不再只是空谈!如今,这些愿景一一成为事实!

“殿下的威势乃是我辈生平仅见,如此盛景,即使是在皇帝驾临的情况下,也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成就!”

张良感叹地说。即使是对他而言,如今除了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外,也找不出更妥当的解决办法。幸运的是,目前他们的势力范围距离中原还远,短期内应当没有麻烦。

然而,这样的期待并未持续太久便被彻底粉碎。这一切发生在秦王政的三十年,初春时分。

新铺设的道路连接着四面八方,一排排坚固的砖房矗立其间,昔日依赖体力劳作的场景已被各式各样的机械所替代。至此,大秦正式启动了首波工业化潮流,将科技创新与军事力量有机结合,开启了飞速发展的新征程!

“……如今,我们已经在境内开辟多条铁轨,按照殿下的指示安排了众多蒸汽火车进行运行,显著降低了民众往返各地所需时间。”

随同扶苏视察宫廷的团队中,李斯满脸笑意地汇报着工作进展,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对于当下的他们而言,大秦就如同神话世界一般令人向往,而这位被天下人视若神祗的太子殿下,则是这个美好时代的创造者。各种前所未有的创新成果在他的领导下逐步实现,诸如一日千里这样的幻想,如今也都成为了可能。

“殿下的英明盖世无双,这是我等平生仅有目睹的壮举。如此景象,即便陛下在位时也不可能达到。”

面对眼前这一切辉煌的变化,“殿下不必忧心,我们定将为此付出一生的忠诚与努力!”

李斯再次深深鞠躬,身边众大臣纷纷效仿。在他们眼中,殿下的话语就如同天降纶音,不可违逆,而实际上,他们或许尚未意识到,当前大秦朝廷内外,对扶苏的敬重已远远超过了对其父王嬴政的认可程度。

“老将军,军队的情况如何?”

扶苏微笑着回应,这些问题他本不甚担忧。只要大秦完成全面工业化的目标,后续的计划便能顺利实施。

“殿下不必忧虑。仅以天象境强者为例,我军现已有三人。其余部队人员中,二成达到了一品高手水平,其余人等亦都在文道上有了一定造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