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儒圣扶苏,开局请祖龙赴死
大秦:儒圣扶苏,开局请祖龙赴死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大秦:儒圣扶苏,开局请祖龙赴死 > 第25章 扶苏确实是人中龙凤!

第25章 扶苏确实是人中龙凤!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儒圣扶苏,开局请祖龙赴死
作者:
横财三千万
本章字数:
8388
更新时间:
2024-12-23

王翦领命后缓缓归位,心里却泛起波澜:殿下方言未落,难道意味着军队还有更多立功机会?

接着的一秒内,扶苏的话似乎真的印证了他的猜测。

“二位相国,你们给各位通报一下,近日我大秦境内的情况如何?”

他说着将目光转向李斯和冯去疾,二人随即应声出列,拱手致意。

“殿下,六国余党自从上次战役后已四处藏匿,诸子百家目前也未见明显动静。”

身为左相的李斯对这种简报显得轻松自若。

扶苏略一点头,尚未出声,冯去疾已抢先将相关情报报告。

“回殿下,我大秦三十六个郡中的三十一郡,除最初抵抗的五个外,现已有十八郡表现出向朝廷臣服的态度,意图请求殿下见面赎罪。”

所谓“请罪”。

扶苏心中冷嘲不已。

“这批随风倒的墙头草,见势使利的能力确实一流!”

“以前我就对他们讲得很清楚,凡自认为是秦人者,在面临危机时必须团结一致,共赴艰险!”

“机会我早已给了他们,如今怕了有何用处?”

扶苏慢慢起身,气势逼人,使得堂下群臣不寒而栗。

“王翦将军!”

“臣在此!”

“集结军队,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我的底线就是不允许这些不属于我们大秦的家伙占领我国领土!”

“凡是秦国的土地,我们都必须争取夺回!”

扶苏双眼微眯,眼中有如冰锋般的凌厉。

在治理国家与军事策略上,扶苏绝不会心慈手软;对于大秦失去的地方,他决心一定要全部收回。

“遵命!”

“殿下,请放心,从今天开始,我会确保让这群背信弃义之辈,为自已背叛我大秦而追悔莫及!”

这一表态激发了在场所有将领的热血和战斗欲,特别是对于那些未按皇旨行事的郡守,王翦等人更是愤恨到了极致。

当年,为了打江山, ** 对大家可算是恩重如山。

眼下 ** 还在甘泉宫内长眠不醒,新的君主已然登位。

这些昔日的朋友现在以为新王容易欺侮,受一点六国残余的鼓惑就想 ** ?

白日做梦!

王翦紧握双拳,在心中发下无声誓言,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彻底消灭,否则无法对得起大秦这片疆域,更加对不起在甘泉宫躺着的那位 ** !

随后,当处理完这一切之后,扶苏又提起了一个让所有文武官员再也难以平静的话题——关于造纸的技术改进。

“有关于造纸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吗?”

在场的大臣们都露出了愉悦的表情,因为他们不仅听闻过此事,更有不少人亲身经历了这神奇的一幕,亲手触摸、感受过新纸。

提及此,大臣们的面容溢满了抑制不住的震惊与兴奋。

“皇子此番创举,实在是功德无量啊!”

“这等福祉普天同民,看来我是得到了英明的君主呀!”

“这制造纸张的方法堪称不可思议,对咱们来说就是一种神级技艺呀!”

“今后有了这纸张,大秦一定可以愈发兴旺昌盛。”

在过去,大秦的文字记载在竹简上,重要文本还需用刀镌刻。

但现在这一切即将成为历史,扶苏正引导着他们踏入一个崭新的纪元。

然而,这远不是他的终点……

“从今天起,我们要尽快加快造纸的工作,另外,还应相应减少百姓的税收。”

“派遣稷下学宫的学生们四散各地,帮助各学校的老师扩大教育事业。

资金上,朝廷可以适当支援。”

“我要让更多百姓学会读书识字,将来的每一天,大家都有机会研习文德!”

此时,麒麟殿上陷入了一阵寂静,所有大臣的心都为这股浩荡的决心而震动。

这样的大决策,其难度可想而知,肯定会触及众多势力的利益。

“纵观历史,自商鞅变法后,我们大秦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变革了!”

李斯的双手颤抖不止,冯去疾则是陷入了深深的 ** 。

他们无法简单评价这一举措的得失,但扶苏所说的却也正代表着他们的梦想。

对于外界的看法,扶苏毫不在意,他的意志异常坚定。

他渴望引领大秦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发展成一个高度文明、高科技且强大的永恒帝国——一个神仙国家!

“我的话语,你们都明白了吗?”

在场官员彼此交换眼神,此刻心中思绪万千。

虽然扶苏所述的一切太过理想,也难以一蹴而就。

但他们没有退缩的理由,他们愿意追随这位殿下,共创那个令人憧憬的新天地。

“我等已了解,愿殿下万世常存,大秦千秋永固!”

李斯率众跪拜行礼,内心激动难以自已,身后紧随者便是朝中所有大臣的跪下,一片虔诚之情涌动在殿中。

“臣等理解殿下深意,愿殿下长久安康,愿大秦万古长青!”

儒家的小圣贤庄,孔夫子近日正关注天道之变化,忽感大秦境内涌现巨量功德之力,使他大吃一惊。

“发生何事?”

按照常理,现今的大秦不该再有如此巨大的德行力量出现。

尽管天道对大秦的态度依然消极,只不过近期稍显平静。

难道......

“不如探查一番罢。”

孔夫子认为此景必然与扶苏有关,立即施展术法,企图透过一面水镜观察咸阳的状况。

不过,呈现在眼前的却是笼罩着咸阳的厚重迷雾,阻碍了他的视线。

“这个小子……”

孔夫子略感沮丧,显然扶苏采取措施避免了他人对他施加影响。

面对无法透视咸阳的真实情况,孔夫子心中颇有些不甘。

随后,他召唤了伏念三人,将此事告知他们。

“大秦忽然涌现出大量的功德,必定非偶然。

你等速去查证具体情况。”

听此言,首先感到惊奇的人是孟子。

“功德,这天地之间自有定律,并不受控于任何势力。”

这类事物甚至比气数更难以捉摸,大秦,究竟又遭遇了什么新的变故?

荀子也感到些许困扰,自从扶苏出世以来,这个世界似乎变得不再宁静。

“先生,墨家人还留在咸阳,我们可以立刻联系他们。”

伏念对孔夫子的话语充满好奇,在了解完事情的前因后果后,立即离开儒家,前往探寻这一切的秘密。

咸阳城内。

太子丹领着四位墨家人士行走在熙攘的街市之中,面容疲惫而情绪波动不定。

街头巷尾热闹非凡,人们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

“看看这种纸质,简直像是天上之物!”

“更令人惊奇的是,我听说殿下计划减轻我们百姓的税负!”

“不仅如此,朝廷还将大规模建立学校,让我们子孙能够接受教育,学习文化!”

“殿下啊,殿下……哇哇哇,有了这样的主人,夫复何求呢!”

咸阳的百姓们纷纷赞美新主的美好,许多老秦人已经泪流满面,感动至极。

自《黄庭经》流传未久,又出现了造纸术这样奇迹般的技术,这些纸不仅质量上乘且价格合理。

殿下亲口说过,等全面推广后,每个老百姓都将买得起,用它们记事、练习书写,并让大家都能学习文化和文字。

未来还会有质地柔软的纸可用于清洁。

在这样的主公治下,秦国人民怎会不感到兴奋,不欢欣鼓舞,不由衷敬仰当今的强大秦国?

现在的整个秦国已焕发勃勃生机,一改往日的萧条景象,民众们也不复从前那般的麻木,而是有了生活的向往与奋斗的热情。

当太子丹在人群中前行时,看到百姓们的笑容发自内心,不由得佩服不已。

“扶苏他是怎么做到这般境界……”

连墨家四位成员此刻也是心绪复杂,即使是高渐离,面对此情此景也无法说任何不满的话语。

班大师深情感叹道。

“对大秦而言,扶苏的确是一个合格的好 ** 啊!”

这叫做“纸”的神奇发明,他们都见过并亲自花重金收藏了许多份。

宣纸正逐步在整个秦国普及开,不再是之前那种价值昂贵难以购得的东西,下一步将是将其推广到九洲各地。

配合着扶苏推行的一系列以民为本、为国谋福的政策,作为代表墨家利益的他们还能有什么异议吗?

五人结伴来到一家酒店用餐,耳边听到的同样是赞誉之词。

对所有人而言,现在的秦国无疑是众望所归的对象。

“正如扶苏所言,如果我国燕也能如此,又怎会被 ** !”

太子丹感慨万千,内心的对秦仇恨也在渐渐消退。

事实上,燕国的败亡归根结底是由他的父亲——燕王喜的战略失误导致,即便不亡于秦国,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衰亡。

之前听到扶苏这些论述时他不愿相信,现在他已经明白了许多 ** 。

“也许某一天,他真的能实现自已心中的理想,建立那个梦想中的秦国!”

徐先生感慨道,想起此前在甘泉宫内扶苏描绘的画面,直至今 ** 们仍记忆犹新。

然而不久之后,儒家安排于咸阳皇宫中的线人却找到了这五位墨家成员……

……

儒家学派。

在小圣贤庄,伏念迅速回来并带回来了一个物件,表情复杂地递交给了孔夫子。

“老师,经过调查,大秦能够积累的道德声望,大多归功于这位名叫‘纸’的发现。”

提到“纸”这个词时,

孔夫子与荀孟二人齐齐蹙眉,而伏念也将这一物件及其诸多奇效悉数告诉了大家。

三人当场震惊得无法言语。

过了一会儿,荀子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真的是宝物!”

光是能够记录文字、能够书写的这点,这种宣纸就能被称为宝物。

他们儒家的传道之所以困难,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先贤的经典文献既难以保存,也难以广泛传播。

不仅是儒家,各家各派都有同样的问题。

然而现在....

荀子不断地感叹。

“扶苏,这个人难道不是仙人的转世吗?”

伏念告诉了他们造这种纸的方法,方法非常简单。

即使是见识广博的孔子听到之后也大吃一惊。

“扶苏确实是人中龙凤!”

孔子站起来,遥望着咸阳方向,给予了扶苏高度赞扬。

“圣人说过,君子光明正大,扶苏正是国之柱石,足以称得上‘君子’二字。”

“他虽出生于 ** 氏,本性却温和、谦虚、克已、朴素,并且极其优秀。”

“最关键的是他对权位不贪,心中真正挂念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

“如果为君主,他会成为千年一遇的 ** 。”

千年一遇的 ** !

此话令伏念等人动容。

君子已是儒家中的极高赞誉,而“千年一遇的 ** ”更是非凡至极。

虽然孔子与扶苏志不同,但从未吝啬对他才华的欣赏和赞叹。

不过...

“毕竟是生不逢时啊!”

孔子摇摇头,叹息连连。

无论在哪个时代,扶苏这样的人都会非常出众。

可惜的是,他出生在秦朝,特别是此时的秦朝。

秦朝眼下就像是一位身患重疾的病人,即便最出色的医者也仅能做到续命,而不能治愈那深植体内的病痛,这些病痛可能会在未来加剧折磨它。

久而久之,秦朝又怎么救得回呢......*

时间悄然过去半月,大秦国势逐渐好转,变化显著。

稷下学宫日夜赶工,已经制作出了大量的纸张,并推广至全国,人人皆有机会接触到这被认为是神物的东西。

与此同时,在朝廷的指导下,大秦军队开始行动,由王翦带领多数武将出征,留下如章邯在内的少数将领守卫京师。

前方军队誓死捍卫每一寸土地,决心收复朝廷失土!

稷下学宫不仅继续生产纸张,同时加大了对学生及后代文士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办学馆,印刷书籍。

有了纸张的支持,扶苏所著《黄庭经》得以广泛普及,几乎人手一册,无数平民因此受益,大感皇帝恩泽深厚。

随后,扶苏有条不紊地引导官员们推行各种扫盲项目,不久后将废除旧有的荐举制度,逐步建立考试取士体系,也许将来还会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这样的制度革新几乎让诸子百家叹为观止,出身低微的年轻人视扶苏为守护神,感谢大秦太子带来的机遇!

在诸子百家之中,老子更是不断感慨:“我自愧不如扶苏!”

无论是他所在的道家,还是其他百家之说,都不免受到门户之限。

再加上从前没有“纸张”,普通人学习文化知识极为不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