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一回到了赵家村,他打算早上吃过早饭再动身回去,顺便也要和村长说一声,山君已经被宰了。
为此,他还特地把那根虎尾给带了回来,本来李观一觉得把老虎头带回来更具有视觉冲击性,奈何那玩意儿太大,他嫌麻烦。
甚至李观一尝试过只割取一对虎耳,但又觉得差了点意思。
天还没亮,屋内油灯已经被李观一重添了灯油,再度点燃。
烛光里,李观一翻阅着手中的小本本,这是他捡来的战利品。
不是什么功法秘籍,毕竟李观一不太看得上两人这方面地玩意儿,这是两本日记。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可李观一遇到了两个,还真是无巧不成书了。
两本日记,一本完整干净,属于孟元所有。
另一本残缺不全,沾满血污,属于那个四神教的女子。
李观一借木剑之中的传承真意而施展的剑丝,连那一人一虎都肢解了,这被那女子随身携带的日记本自然也难以幸免。
此时此刻,李观一正在翻阅的日记便是来自于那女子。
品尝美味之时,李观一喜欢把看起来最好吃的放到最后,作为收尾来享受。
日记残缺不全,其中记载的东西也支离破碎,况且李观一只是抱着一种找乐子的心态在翻,又不是品鉴文学。
就像是......学生时代翻阅女同桌的小本本?那样的感觉。
有种偷窥的刺激感。
不过到了现在回想起来,李观一早就明白了,那个时候不过是周瑜打黄盖罢了。
一个写来就是想要对方“无意偷窥”到的,所以那带锁的密码本才那么容易打开。
嗯,就和现在一样,正大光明地看人家女孩子的日记,日记本的主人也不会站出来反对。
“忘不了那一天,如神如魔的两道身影在我家上空战斗,余波之下,目之所及的所有建筑都化作了残墟,家中的亲人、仆人,来不及发出惨叫,就再也见不到了......
那两人是谁,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活下来的?想不起来了。
那一天,是我家的灭顶之灾。
不仅是我家,整个村子都只剩下了一片废墟,我在这废墟之中醒来,宛如一场噩梦。
......
我终于查到了那两个战斗之人的消息,正道之人,呵!狗屁的正道!
殃及我全村上下数百人,只是因为他们的一场打斗?
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狗贼,可曾将我们普通人的命当作命?
哦,我也不是普通人了,我是四神教的人了,我也是修行者了......
......”
可惜,这本女孩子的日记之中不曾有半点少女心事,只有满溢而出的怨气。
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那种仇恨,恐怕在落笔之时,那女子脸上是不曾有过半点娇羞之态的,而尽是狰狞与怨恨吧。
李观一心情有些复杂,不该看的,看了心情会不太好。
但是他已经大致翻完了。
这女子原本出身不错,是某地一个员外家的大小姐。
但是在其年幼之时的一天,两个强者的战斗余波,让他们村子遭了殃及,尽数死绝,只有她侥幸存活下来。
而那战斗毁去了她家的两位强者,却是两名争斗修士。
她,加入了四神教。
算不上有趣,其中唯有残酷与冷漠。
李观一并没有见过这样惨绝人寰的事,当然,他知道这个世界定然是有的。
身怀凶器而杀心自起,修为,无疑就是最锋利的凶器,让人与人之间的力量差距无法以数量来弥补,秩序,也随之而改变。
李观一自已也看见过修行之人当街起纷争,大打出手,殃及周边普通人。
不过那是在锦官城内,那里,是整个西南治安最好的地方。
摇了摇头,李观一将这残缺的日记本放下,翻开了另一本。
人啊,总是这样,明明看完了一本之后就后悔了,却又手贱地翻开了另一本。
在天边露白之时,李观一合上了属于孟元的日记本,久久沉默。
与那女子不同,孟元出身算得上普通,父亲是个没考上功名的读书人,小时候也见过魔道修行之人以活人之魂养厉鬼,所以对于魔道修士深恶痛绝。
而他儿时的梦想,就是进入靖安司,做天罡卫,把这些邪魔外道杀干净,保一方平安。
这与他父亲期望他读书考取功名的道路大相径庭。
在李观一看来,这个时候的孟元,真的是一位嫉恶如仇的热血青年。
而他也确实靠着自已的努力,进入了靖安司,成了天罡卫。
可为何他最后会与四神教这样的魔教搅和在一起呢?
因为心中满腔热血凉透了。
如愿进入了天罡卫,却因为看清楚现实而失望了。
天罡卫,并不是他所想的光鲜之地。
说是镇压邪魔外地,保护普通人,可事实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大离王朝虽统御天下,可诸多世家与宗门,超然在外,大离所谓的律法,根本管束不到他们。
他们天罡卫,实际上只敢欺负欺负没有背景的地痞流氓罢了。
真是那些强大修行之人或是宗门世家子弟犯了事,天罡卫根本不敢管,或者说还要帮着遮掩,维持彼此体面。
在日记之中,孟元记下了一桩桩一件件自已经手的案件,而这些案件最后的结果要么是替罪羊顶罪,要么是不了了之。
甚至于他自身因为执意追查一位证道宗门弟子的罪证,而遭受了莫须有的罪名被罚。
自此,他便看清了,这个世道,哪有什么秩序,表面的秩序不过是糊弄人的面子罢了。
所谓的天罡卫,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谓的大离律法,只是用来约束普通人的。
孟元从天罡卫转去了地煞卫,同时,他也看见了,这个世界,实力才是一切!
有了实力,便可肆意妄为,纵是犯下再大的罪恶,也没有所谓的制裁降临。
被制裁的,只是实力不够强,背景不够硬。
“父亲,你自小教我邪不胜正,公道自在人心,你跟我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终有报。
可我只见正邪无所别,公道在修为不在人心。抬眼望,不见神明,唯见魔修高踞神坛。
世间普通人,善无善终;强大修行者,恶无恶报。弱肉强食,实力,才是一切!”
这是孟元写在日记之中的话语,文字之中浸染着别样的情绪。
一位魔教四神教的小魔头,一个靖安司的官差,二人的日记之中,却有着这么多的共同之处。
李观一看向窗外,心中也有些异样。
这个世道,似乎真的不咋滴,凌驾于规矩之上的存在,太多。
更重要的是,自觉遵守规矩的人,太少。
不过随即李观一便是摇了摇头,呼出一口气,些许郁结心绪随之散去。
世道如何与自已有什么关系?我是谁?观一观的一个小道士罢了,治国安邦,为天下定秩序,这与他何干?
不在其位,不谋其职!
自已又不是儒家读书人,追求修齐治平,更不是那绝圣,说什么为万世开太平。
况且,连绝圣这为万世开太平的一剑也没能挥出,自已何德何能去考虑这些?
世界让自已不满意,所以就想要去改造世界,李观一早已没有了这样的冲动。
看不惯?那闭眼不看就行了,偶尔做点好事,更劳心劳力的事,就免了吧,太麻烦了。
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根本没有那等本事,更没有什么才智。
若真让他来给出答案,李观一给出的答案只可能是一个,把不守规矩的人通通杀个干净,把天下清洗一遍得了。
李观一自已都觉得自已太极端了,这像是魔修做派。
况且,打破现有秩序,只需要强绝的实力就可以,建立新的、更加完善的秩序,只靠武力是不行的,比杀人可要麻烦多了。
李观一并不想为此操心,所以还是拒绝给出答案的好。
“这下无需再自证清白了,孟元都如实将自已的罪行记在了日记之中,真是搞不懂啊,为什么会有人自觉地给自已保留犯罪证据呢?不怕东窗事发吗?嗯,倒是省了我不少事。”
李观一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心中已然静如止水,不起涟漪。
兼济天下非我愿,独善其身就行了,堂堂正正,无愧于心,更多的,与已无关,咸吃萝卜淡操心这种事,徒增烦恼。
“老头子啊,做游离于世的孤魂野鬼,比当泥潭里打滚的人,可真的是要容易太多了啊,虽然比起当鬼,我也更想当人。你自已呢?算人算鬼?”
并没有人回应他,想不通的事情,转瞬之间,便被李观一抛诸脑后。
入道之时,离他还远,他才开一窍而已。
估摸着还得小半个月时间,才能开第二窍吧,李观一心中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