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长扬、何惟芳和清华郡主得知幕后黑手竟是宁王,深知情况紧急,必须尽快回宫向圣上禀报。
然而,他们刚走出幽冥阁,就发现四周已经布满了宁王的伏兵。
“哼,你们以为能逃出本王的手掌心?”宁王从人群中走出,神色阴翳。
蒋长扬护在何惟芳和清华郡主身前,怒视着宁王:“宁王,你这谋逆之举,必遭天谴!”
宁王哈哈大笑:“天谴?待本王登上皇位,便是天命所归!”
说罢,宁王挥手示意手下进攻。一时间,喊杀声四起,蒋长扬等人奋力抵抗,但敌人数量众多,他们渐渐陷入困境。
何惟芳在战斗中受了伤,蒋长扬心急如焚。
“惟芳,你撑住!”蒋长扬一边杀敌,一边照顾着何惟芳。
清华郡主也毫不退缩,与敌人拼死搏斗。
就在他们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一队禁军突然杀到。
“是圣上派我们来的!”禁军统领大声喊道。
原来,圣上察觉情况不对,及时派出禁军前来救援。
在禁军的帮助下,局势瞬间逆转,宁王的伏兵开始溃败。
“宁王,今休想逃脱!”蒋长扬朝着宁王追去。
宁王见势不妙,转身逃跑。
蒋长扬等人紧追不舍,终于将宁王逼至绝境。
“宁王,你的阴谋已经败露,束手就擒吧!”蒋长扬说道。
宁王却依然不肯放弃:“本王不会轻易认输!”
就在这时,宁王突然使出暗器,朝着蒋长扬射去。何惟芳见状,毫不犹豫地挡在了蒋长扬身前。
“惟芳!”蒋长扬惊呼。
所幸,暗器并未击中要害,何惟芳只是受了轻伤。
最终,宁王被成功擒获。
蒋长扬等人马不停蹄地赶回皇宫。
圣上等在宫中,焦急万分。
“参见圣上,宁王已经被擒。”蒋长扬跪地禀报。
圣上松了一口气:“你们做得很好。”
何惟芳因伤势过重,昏迷不醒。
“快传太医!”圣上连忙吩咐。
太医们匆匆赶来,为何惟芳诊治。
蒋长扬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心中默默祈祷何惟芳能够平安无事。
经过一番抢救,何惟芳终于脱离了危险。
蒋长扬紧紧握住何惟芳的手,眼中满是关切。
“长扬,我没事。”何惟芳虚弱地说道。
这时,清华郡主走了进来。
“看到你们都平安,我就放心了。”清华郡主说道。
然而,京城经过这一系列的动荡,百废待兴。
蒋长扬主动请缨:“圣上,臣愿为重建京城出一份力。”
圣上点头应允:“好,朕相信你。”
在蒋长扬的带领下,京城开始了重建工作。百姓们也纷纷响应,齐心协力。
京城在蒋长扬的带领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街道上重新熙熙攘攘,商铺生意兴隆,百姓们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然而,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却仍有暗流涌动。
一日,蒋长扬正在府中与何惟芳商议后续的规划,一名亲信匆匆来报。
“大人,近日京城中出现了一些行踪诡秘之人,似乎在暗中探查着什么。”亲信神色紧张。
蒋长扬眉头紧皱:“可查清他们的来历?”
亲信摇了摇头:“尚未,但从他们的行动来看,绝非善类。”
何惟芳担忧地说道:“会不会是宁王的余党?”
蒋长扬沉思片刻:“不无可能,吩咐下去,加强戒备,切莫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宫中也不太平。圣上李轩在朝堂上收到了一些大臣的奏折,内容皆是对蒋长扬在京城重建工作中的种种指责,称其独断专行,中饱私囊。
李轩深知蒋长扬的为人,对这些奏折心存疑虑,但众口铄金,也不免有些动摇。
“传蒋长扬进宫,朕要当面问个清楚。”李轩下令。
蒋长扬接到圣旨,心中一凛,知晓此番进宫必定是一场风波。
“长扬,你此去小心应对,莫要中了他人的奸计。”何惟芳叮嘱道。
蒋长扬点了点头,随即便进宫面圣。
“蒋长扬,朕问你,那些关于你的奏折所奏之事,是否属实?”李轩开门见山。
蒋长扬跪地行礼,正色道:“陛下,臣一心为京城重建,绝无半点私心,定是有人故意诬陷。”
李轩目光审视:“朕也愿相信你,但众大臣所言凿凿,你可有证据自证清白?”
蒋长扬道:“陛下,臣愿接受调查,若有半点不实,甘愿领罪。”
李轩沉思片刻:“好,朕便命人彻查此事。”
蒋长扬出宫后,深知这背后定是宁王余党在搞鬼,决定暗中调查。
经过一番追查,他发现这些奏折皆是由一位新晋的大臣所指使。而这位大臣,与宁王曾经的亲信过往甚密。
“原来是他在捣鬼。”蒋长扬冷笑一声。
正当蒋长扬准备将证据呈给圣上时,却发现自已身边的亲信接连失踪,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不好,他们这是要切断我的证据链。”蒋长扬心急如焚。
何惟芳宽慰道:“长扬,莫急,我们重新梳理线索,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在何惟芳的帮助下,蒋长扬终于找到了关键证据,证明了那位大臣与宁王余党的勾结。
他再次进宫面圣,将证据呈上。
李轩看后大怒:“竟敢如此欺瞒朕,来人,将那大臣拿下。”
然而,就在禁军前往抓捕时,却发现那位大臣已经自尽身亡。
线索再次中断,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蒋长扬深知,宁王余党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阴谋或许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