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帝忽必烈
元大帝忽必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元大帝忽必烈 > 第91章 解决问题获得认可

第91章 解决问题获得认可

加入书架
书名:
元大帝忽必烈
作者:
丽娜来到
本章字数:
4304
更新时间:
2025-06-29

忽必烈的营帐中烛火摇曳,那名身披斗篷的男子低声禀报:“陛下,乌兰集内线传来消息——安德鲁己在贵族中秘密召集会议,意图推动与西方强国的正式结盟。”

忽必烈神色不变,目光却如寒铁般锐利。

“继续说。”

“据探子回报,他己向乌兰集几位最有影响力的贵族展示了一种新式炼钢炉的设计图,声称可大幅提升武器制造效率,并承诺提供技术支援和军事顾问。”

刘秉忠闻言皱眉:“此人果然不简单,背后势力恐怕不止是商人那么简单。”

忽必烈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轻点乌兰集的位置:“若让西方在此扎稳脚跟,我们不仅失去一个战略支点,更可能在未来的贸易与外交上陷入被动。”

他转身对伯颜下令:“立刻派遣一支精锐小队,伪装成商旅,潜入乌兰集,务必查清安德鲁的真实身份与幕后支持者。”

“遵命。”伯颜拱手应诺。

忽必烈又看向刘秉忠:“你即刻拟定一份新的文化融合计划,重点在于通过教育、语言、礼仪等手段,增强当地民众对元朝的认同感。”

“臣明白。”

议事厅外,风雪渐歇,晨曦初露。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己然拉开帷幕。

---

数日后,乌兰集的消息陆续传回。安德鲁的动作愈发频繁,甚至开始在当地招募工匠,试图建立一座炼铁工坊。与此同时,他的随行人员中,出现了几名操着异域口音的军官,显然并非普通商人所能拥有的护卫。

忽必烈得知后,立即召见伯颜与刘秉忠。

“情况比预想的复杂。”伯颜沉声道,“如果再不出手,恐怕乌兰集将彻底倒向西方。”

刘秉忠则冷静分析道:“眼下最重要的是争取时间,不能贸然出兵,否则会落下干涉他国内政的口实。”

忽必烈点头,随即做出部署:

1. 加强情报搜集:由伯颜亲自指挥,派遣多组密探深入乌兰集,掌握安德鲁的具体行动。

2. 经济反制:切断部分通往乌兰集的传统商路,同时以更低关税吸引其他商人绕开安德鲁控制的区域,削弱其经济基础。

3. 文化渗透:派出使者携带大量书籍、礼器及儒学教师进入乌兰集,设立讲学堂,推广汉语与儒家思想。

4. 外交博弈:派遣高级使节前往西方强国驻蒙古边境的代表处,明确表达元朝对乌兰集的关注,并提出联合开发的提议,打乱对方节奏。

这一连串动作迅速展开,局势随之发生微妙变化。

---

随着元朝的介入加深,乌兰集内部开始出现分裂。一部分贵族因经济利益转向元朝,另一部分则因西方带来的新技术而倾向合作。双方争执不断,矛盾日益激化。

就在局势胶着之际,忽必烈再次出手。

他亲自致信乌兰集最具影响力的三位长老,阐明元朝愿意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行政管理经验,帮助他们建立自治政权,同时保障贸易自由与宗教信仰不受干涉。

这封信被译成多种语言,在集市、庙宇、贵族府邸广为流传,引发了广泛讨论。

与此同时,伯颜派遣的小队成功策反了安德鲁的一名副官,从其口中套出惊人内幕——安德鲁确系西方某强国派出的秘密特使,此行目的不仅是经济渗透,更是为未来可能的军事行动铺路。

这一情报成为转折点。

忽必烈当机立断,命令刘秉忠起草《乌兰集自治章程》,明确元朝对该地的支持政策,并邀请乌兰集贵族赴大都参观学习。

此举极大提升了元朝在当地的威望,也让原本观望的贵族们纷纷表态。

短短月余,乌兰集局势逆转,安德鲁的支持者被孤立,最终不得不悄然撤离。

---

消息传回帝都,震动朝野。

忽必烈解决家族危机、稳固西部边疆之举,令各方刮目相看。尤其在处理乌兰集问题时展现的政治智慧与远见卓识,赢得了大批贵族与地方势力的认可。

一时间,各地官员纷纷上书,称赞忽必烈“明察秋毫、运筹帷幄”,更有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部落首领主动归附,表示愿效忠于元廷。

然而,真正让忽必烈地位进一步巩固的,是他接下来的一系列举措。

---

为了进一步整合帝国资源,提升中央权威,忽必烈召集诸王、贵族、将领齐聚大都,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宴会上,他并未高谈阔论,而是亲自敬酒,感谢每一位到场的长辈与盟友,并当场宣布:

- 对曾参与西部事务的地方官员给予嘉奖;

- 对乌兰集归附的贵族授予世袭爵位;

- 对军中有功将士晋升官职,赏赐金银田地;

- 同时开放部分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西部开发。

此举既安抚了人心,也展现了他作为统治者的胸襟与气度。

席间,一位年迈的宗室长者起身说道:“自太祖以来,我蒙古虽有雄主,然能以文治辅武功者,唯陛下一人耳。”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纷纷举杯,齐声颂扬。

忽必烈微笑颔首,端起酒盏,朗声道:“帝国之兴,在于上下一心。今日诸君共聚于此,非为一人之荣光,乃为万民之福祉。”

宴会结束后,忽必烈的地位在帝国内部空前稳固。

---

然而,正当朝野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时,一封来自西陲的急报悄然送至御案之上。

内容简短却令人不安:

“安德鲁虽退,然其所留炼钢图纸己被当地工匠抄录三份,分别送往三个方向,未知去向。”

忽必烈看完,眉头微蹙,随即提笔批注:“密切监视,追查下落,不得泄露风声。”

他抬头望向窗外,天际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此刻,一名年轻的侍卫走进殿中,单膝跪地:“陛下,有一人自称从西域而来,求见。”

忽必烈微微一顿,问道:“何人?”

侍卫答:“他说,他是安德鲁的朋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