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帝忽必烈
元大帝忽必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元大帝忽必烈 > 第87章 冷静应对

第87章 冷静应对

加入书架
书名:
元大帝忽必烈
作者:
丽娜来到
本章字数:
3330
更新时间:
2025-06-20

夜色如墨,寒风裹挟着雪粒扑打在营帐外的旌旗上。忽必烈站在议事厅门口,望着远处黑沉沉的天际线,眉头紧锁。那面插着神秘旗帜的木桩己被送至案前,火光映照下,符号愈发诡异。

“陛下,伯颜将军己整军完毕。”一名侍从低声禀报。

忽必烈缓缓点头,转身回到案前,铺开一张新绘的地图。高丽东海岸的地形被重新标注,倭寇可能的行动路线也以红笔勾勒清晰。

“传令伯颜,暂缓出兵。”他语气平稳,“先查清背后势力。”

话音刚落,一名信使满身尘土冲入厅中,单膝跪地:“陛下!西部部族首领阿鲁罕突然调动兵马,向我边界集结,意图不明!”

众人皆是一惊。刘秉忠快步上前接过密报,脸色凝重:“果然不出所料,他们想趁乱起事。”

忽必烈目光一冷,随即下令:“立即派遣骑兵接应前线信使,务必确保其安全抵达。”

话音未落,又一名斥候闯入,喘息道:“报告陛下!高丽王派人送来一份敌军部署草图,但因暴雪封路,信使被困中途驿站,请求支援。”

“立刻派精锐前去接应。”忽必烈毫不迟疑,“同时,在营地周边增设临时驿站,加快信息传递。”

命令迅速下达,数十名轻骑连夜出发。与此同时,各处哨岗加强戒备,巡逻频率加倍。

数日后,信使终于抵达。那份草图被小心展开,上面详细标注了倭寇与西部部族可能联合的行军路线。

“看来,他们是想两面夹击。”刘秉忠分析道,“若我军贸然南征,后方必然空虚。”

“不错。”忽必烈神色冷静,“所以,必须让他们知道,我军并未轻举妄动。”

说罢,他提笔写下一封密函,交予使者:“送去高丽王宫,让他协助封锁沿海港口,防止敌军补给。”

使者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忽必烈召集诸将商议外交应对之策。

“敌人不欲正面冲突,便想借外交试探我军底线。”他环视众将,“我们必须明确立场,不可示弱。”

“陛下之意是?”刘秉忠问道。

“派出使者,表明我军绝不容忍挑衅。”忽必烈道,“若对方拒绝接见,就让中间势力斡旋,安排会谈。”

“可若对方故意拖延,如何应对?”一名将领担忧。

“那就一边谈,一边备战。”忽必烈冷笑,“让他们误以为我们仍在犹豫,实则暗中布防。”

计划既定,使者即刻启程。然而,正如预料,外部势力果然设下三道防线,将使者阻拦于边界之外。

“这正是他们的策略。”忽必烈听闻消息后,并未恼怒,“他们想借此测试我们的反应。”

“陛下打算如何应对?”伯颜问。

“释放善意。”忽必烈淡淡道,“送还部分俘虏,展示我军并非好战之徒。”

数日后,几名被俘的敌军士兵被释放,由使者带回。此举果然引起对方注意,几日后,一场非正式会谈在中立区域举行。

会谈中,忽必烈的使者沉稳应对,巧妙引导话题,最终成功让对方代表透露后方有援军即将到达,虽未言明人数,却己足够为后续部署提供参考。

“他们确实在等待援军。”刘秉忠听完汇报后说道,“恐怕是要等兵力充足后才敢发动总攻。”

“那就给他们一点压力。”忽必烈嘴角微扬,“调集部分军队佯装防御,实则加强边境工事。”

命令一下,各处开始修筑防御工事。粮草、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士兵们日夜赶工。

然而,物资储备确实紧张。原本仅够一个月的粮草,在连续调动下显得捉襟见肘。更棘手的是,修建防御工事所需的大量木材需从远处森林砍伐,往返一趟耗时三天,效率低下。

“必须加快进度。”忽必烈下令,“紧急调配附近据点物资,同时组织士兵分段砍伐,采用接力运输方式。”

执行过程中,一名士兵在伐木途中意外发现一处隐蔽山谷,谷内树木繁茂,且地势易守难攻。

“此地可作后备营地。”伯颜亲自查看后回报,“一旦主阵地受压,可作为退守之地。”

“很好。”忽必烈点头,“立即派人加固该地防御。”

随着各项准备逐步完成,忽必烈的布局也越发严密。他不仅没有落入敌人制造的恐慌陷阱,反而利用局势反客为主,将对手逼入被动。

就在一切看似井然有序之时,一名年轻将领匆匆跑入议事厅,脸色苍白:“陛下!大事不好!”

众人一惊。

“讲!”忽必烈厉声道。

“东部边境……有人冒充朝廷使者,煽动部族叛乱!”

议事厅内顿时一片哗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