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帝忽必烈
元大帝忽必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元大帝忽必烈 > 第51章 总结经验再出发

第51章 总结经验再出发

加入书架
书名:
元大帝忽必烈
作者:
丽娜来到
本章字数:
4380
更新时间:
2025-06-13

夜色沉沉,营地里火光点点,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仍带着不甘的脸。忽必烈站在军帐中央,目光扫过在座的将领们。他们大多沉默,有的低头刀柄,有的盯着地面发呆,唯有伯颜坐在角落,神情凝重。

“昨日一战,损失不小。”忽必烈开口,声音不大,却压得整个营帐都静了下来,“先锋折损近半,粮草不继,士气低落……我知诸位心中都有怨言。”

他顿了顿,走到案前,手指轻轻敲击木案,“但我要问一句——若再来一次,你们可有把握胜出?”

帐中一片寂静。

“没有。”史天泽终于开口,“地形险恶,敌军熟悉山道,又善设伏,我军若无变通,恐怕再战仍是死局。”

“不错。”刘秉忠轻声道,“此地非草原,非平原,非骑兵驰骋之所。若欲破敌,须另辟蹊径。”

忽必烈缓缓点头,转身面向众人,“此战之败,是我轻敌所致。我以为以铁骑之势便可横扫一切,却未料到山林之间,连马蹄都会陷落。更未曾想到,敌军竟有如此韧劲。”

他话音刚落,一名年轻将领站起,“殿下,那我们该如何是好?难道就让他们盘踞山中,继续骚扰边关?”

“当然不是。”忽必烈眼神一凛,“正因如此,我们才要重新整军、重新部署、重新出发!”

这句话仿佛点燃了营帐中的火种,几名将领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从今日起,全军休整三日。”忽必烈下令,“各部清点伤亡,补充兵员与粮草。同时,组建侦测营,专司地形勘察、气象观测与敌情刺探。赵璧,你来负责此事。”

赵璧起身拱手,“属下领命。”

“伯颜。”忽必烈望向老将,“你即刻派出斥候,深入山林,绘制详细地图,并探明敌军布防所在。”

伯颜应声,“遵命。”

“此外,”忽必烈环视西周,“凡参与此次战役的将士,无论伤残与否,皆记功一次。阵亡者,抚恤其家。待此战结束,我亲自为他们请功。”

众将纷纷起身行礼,气氛渐趋热烈。

翌日清晨,营中己是一派忙碌景象。士兵们清理战场遗物,修补破损的盾牌与弓箭;文书官在帐外设立临时记录处,登记伤亡名单;而侦测营的人则开始测量周边地形,绘制路线图。

忽必烈亲自巡视各营,与士兵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他不再像往日那样高高在上,而是脱下披风,换上便服,与普通士兵一同用餐,倾听他们讲述战斗时的恐惧与愤怒。

“殿下,”一名老兵端着粗陶碗坐下,“咱们蒙古人打仗,一向靠的是速度和力量。可在这山里,马跑不开,弓拉不满,敌人藏在暗处,我们却暴露在明面。”

“你说得对。”忽必烈点头,“所以我们要改变打法。”

“怎么改?”

“用他们的规则,打我们的仗。”忽必烈微微一笑,“既然他们熟悉地形,我们就学他们。既然他们擅长伏击,我们就先下手为强。既然他们躲在山中,我们就逼他们出来。”

老兵听得目瞪口呆,随即咧嘴笑了,“殿下果然不一般。”

几日后,侦测营送来了第一份详尽的地形图,标注了主要山道、水源、敌军哨卡及可能的伏击点。与此同时,伯颜也带回了新的战术建议:利用夜袭与火攻扰乱敌军阵脚,再以精锐小队穿插包围,逐步蚕食其据点。

“很好。”忽必烈翻阅着图纸,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传令下去,明日开始训练新战术。”

当夜,营地灯火通明,士兵们分组演练夜战与山地作战技巧。有人练习攀爬陡坡,有人模拟夜间突袭,还有人学习如何辨识敌军踪迹。忽必烈亲自到场,观看演练,并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

“记住,”他在训话时说道,“战场之上,变通才是制胜之道。谁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环境,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几天后,一场新的军事会议召开。

“各位,”忽必烈站于沙盘前,手中握着一支细长的竹竿,“这是我军最新的作战方案。”

他指向沙盘上的一个山谷,“此处是敌军补给线的关键节点,地形狭窄,易守难攻。但我们若能在此设伏,切断其后勤,便可迫使其主动出击。”

“殿下之意,是要诱敌?”伯颜问道。

“正是。”忽必烈点头,“我军分三路行动:一路由赵璧率领,负责截断敌军粮道;一路由史天泽统领,在外围布防,以防敌军突围;而主力部队则埋伏于谷口两侧,待敌军进入后发起攻击。”

“可若敌军不上钩呢?”一名将领提出疑问。

“那就逼他们上钩。”忽必烈冷冷一笑,“我会派人放出消息,说我们即将撤军。敌军若信以为真,必然会放松警惕,甚至主动出击。”

“妙!”刘秉忠抚掌称快,“此举既可削弱敌军信心,又能制造战机,实乃上策。”

会议持续至深夜,各项细节被逐一敲定。随着计划的落实,营地的气氛逐渐从低迷转向紧张而有序。士兵们开始接受专门训练,学习如何在黑暗中协同作战,如何在复杂地形中快速移动,如何利用火器与弓箭配合进行精准打击。

数日后,侦察兵传来消息:敌军果然有所松懈,部分兵力己从前线调回后方修整。

“时机到了。”忽必烈召集诸将,“准备行动。”

就在大军即将开拔之际,一封密信悄然送至案头。信中提及,南方某旧臣己秘密联络南宋残余势力,意图联合反扑,动摇帝国根基。

忽必烈看完信,神色未变,只是将信纸揉成一团,扔入火盆中。

“伯颜。”他唤了一声。

“属下在。”

“你可知,为何我要亲自来此?”

伯颜略一思索,答道:“殿下是要以身作则,稳定军心。”

“不错。”忽必烈缓缓起身,走到窗前,“但我还有另一层意思。”

“请殿下明示。”

忽必烈回过头,目光锐利如刀:“我要让他们知道,哪怕战败,我也不会倒。我仍是大元的汗,是这片土地的主宰。”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让他们来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