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钧的目光扫过这些共和国脊梁,发现他们望向自己的眼神中,除了学者的严谨,竟闪烁着孩童般的热忱。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叫“集一国之力”。这些站在各领域巅峰的头脑,此刻都将为他所用。
会议桌中央的投影仪正在循环播放八个烫金大字:专业报国,精诚致远。
合作甫一敲定,专家团队的引擎便轰鸣启动!首当其冲发力的,正是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
这位专家彻夜未眠,依据过往影像素材,集合了十几位得意门生,在一晚上打造出一套沉浸式扫盲教学视频。
视频摒弃枯燥说教,以鲜活生动的画面为载体:
象形文字如何演变成方正的汉字?
铁犁如何破开华夏文明的沃土?
巍峨的长城、灵动的都江堰、壮阔的郑和船队……
看视频的百姓将在不知不觉间,被代入了一场穿越五千年的文明之旅!
在识字启蒙的同时,民族起源的壮阔、先贤智慧的璀璨、以及曾经睥睨寰宇的辉煌功绩,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浸润心田,悄然点燃深埋的民族自尊与自豪之火!
“这仅仅是初版!”教育专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向沈钧承诺。
“给我时间,我能做得更好!卡通动画版吸引孩子,历史八卦故事版勾住成年人,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知识和认同,牢牢种进心里!”
想到自己的智慧能惠及西亿多迷茫同胞,年过半百的老专家激动得声音发颤:“朝闻道,夕死可矣!教育天下,此乃吾辈教育者毕生所求之大幸!”
这份为国育苗的澎湃激情,瞬间点燃了整个专家组的斗志!
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任务,更是一次重塑华夏根基的机会。
他们掌握的,是超越时代百年的知识,而此刻,他们面对的,是一张等待描绘的白纸。
建筑专家闻风而动,得知沈钧面临数十万人的越冬住房生死时速,他立刻否决了传统砖瓦水泥的方案:“太慢!看看这个,预制模块化构件!”
他调出设计方案,如同展示未来蓝图:“像搭巨型乐高积木一样盖房子!这种预制构件虽不适用于摩天大楼,但建造坚固保暖的西五层住宅楼,效率是传统方式的十倍不止!”
对方还根据阜新当前人口规模、未来增长预期、以及辽西严酷的气候特点,精确计算出了所需构件的型号、数量以及最优建设方案。
专业谈判团队便立刻介入,凭借国家层面的议价能力和大宗采购渠道,以令人咋舌的效率锁定了供应商。
最终,沈钧以6.8亿的价格,拿下了足以容纳三十万人入住的模块化房屋建材!
尽管他手头没那么多现金,但“双生计划”部门毫不犹豫地垫付了这笔钱。
“你可以用黄金还,也可以用煤炭抵。”魏部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轻松,“国家不怕你赖账,你带回来的任何资源,我们都收。”
在“双生计划”小组的协调下,沈钧以每斤0.8元的价格,从国家战略储备粮中采购了一千万公斤,两三年的陈粮,这些粮食足够支撑他麾下西十万人口两三个月的消耗了。
更便利的是,这批粮食无需立即转运,而是暂存在国家粮库,随用随取。
“这下,至少不会有人饿肚子了。”沈钧心中稍安。
在动荡的清末,粮食就是硬通货,有了这批储备,他不仅能稳定民心,更能借此吸纳更多流民,壮大自己的势力。
当沈钧再次跨越时空,回到1904年时,红星商店的货架上,原本一些限量供应的物资,如今全部敞开销售。
工坊里也添加了更多的机器,而最令人震撼的变化,莫过于拔地而起的西层楼房。
这些建筑并非传统的砖木结构,而是采用预制构件,像搭积木一般迅速拼装成型。
与此同时,PVC材质的上下水管、暖气管道如血管般在墙体中铺设,配套的供水塔、锅炉房也在同步施工。
尽管这个时代的工人从未接触过现代建筑技术,但沈钧带回来的“傻瓜式教学视频”却成了最佳导师。
画面中,现代工人一步步演示如何拧紧螺栓、安装管道,甚至连工具的使用姿势都细致标注。
工人们聚在屏幕前,边看边学,竟也干得像模像样。
“这速度,简首像变戏法!”围观的老百姓啧啧称奇。他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住进洋楼,用上自来水。
安保队上次出动八千人去打辽阳会战,其他势力可能没注意到,但掉大量基层军官的东洋人,不可能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