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 第4章 震惊典当行的防水表

第4章 震惊典当行的防水表

加入书架
书名:
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作者:
流年
本章字数:
4466
更新时间:
2025-05-31

手表在这个年代可是稀罕物,沈钧着表盘,盘算着能换多少银钱。

王掌柜踱步进来时,那双浑浊的老眼在瞥见桌上手表的瞬间骤然收缩。不过老狐狸终究是老狐狸,他强压下眼中的精光,先拱手行礼:"这位客官面生得紧,小老儿王德发,不知..."

沈钧不等他说完,突然将手表"扑通"一声扔进茶碗。溅起的水花中,表盘上的秒针依然稳健地走着,分毫不差。

"这...这..."王掌柜踉跄着倒退两步,枯瘦的手指死死攥住衣角。他在琉璃厂混迹三十载,见过无数西洋钟表,却从未见过如此神奇之物!那些洋人带来的金怀表,沾点水就要停摆,这宝贝居然能在水里走时?

王掌柜的喉结剧烈滚动,好不容易才稳住声音:"本店愿出五百大洋..."

沈钧不知道这时代手表值多少钱,但他想起之前看过百达翡丽有块表拍卖了2.2亿元,相当于一个人从秦朝开始不吃不喝的打工,用上两千多年,才能攒钱买下那块表。

而沈钧知道光绪年间,乡下雇工年薪折银约10块大洋,如此算来,沈钧首接开口道:“这表防水防震,大师之作,全世界都没几块,死当2万大洋!”

“哎哟我的爷!”王掌柜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连连摆手,那动作快得像是要赶苍蝇,“一千大洋,不能再多了,两万大洋就是把我铺子卖了我都买不起!”

就这样一方漫天要价,一方坐地还钱,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这块在现代零售价五百多的机械防水表,以4300大洋成交。

双方谈拢了价格,王掌取来死当的文书,标明了物品和价格双方签字画押后,这笔交易就算板上钉钉了。

4300枚大洋大概有两百多斤,王掌柜本想给他换成金条方便携带。但沈钧坚持要银元,最终把两包银元挂在马匹上,就牵着马离开了当铺。

等确认沈钧背影消失在街角后,王掌柜终于憋不住,捧着那块手表笑得见牙不见眼,脸上的褶子都挤成了一朵菊花。

见店小二一脸茫然,他得意地捻着山羊胡教导道:“如今市面上最便宜的国产钟表也要几百银元,最金贵的欧罗巴机械表都有上万银元的。而这块表有欧罗巴手表都没有的防水本事,一万银元拿下都算捡了大便宜,哈哈哈!”

另一边,沈钧迫不及待地拐进一条小巷,他警惕地西下张望,确认无人后,将银元全数收入储物空间。连抢来的沙俄战马都不管了,首接开启穿越,身影如同被橡皮擦抹去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清末的街巷中。

带着4300枚银元穿越回到出租屋的沈钧,眼睁睁看着储物空间里银元像被无形的手抓走一般,瞬间少了215枚。

他强忍着肉痛,开始分门别类地整理这些银元,手指轻轻抚过每一枚带着历史痕迹的金属,在网上搜索着它们的收藏价值。花了两个多小时,把这些银元看过一遍后,沈钧在其中只找到8枚很值钱的银元。

换了身衣服,离开出租屋时,正午的阳光刺得沈钧睁不开眼,他拎着沉甸甸的行李箱,打到一辆出租车前往潘家园。

坐在出租车后座,沈钧还不忘抓紧时间在手机上搜索有关沙倭战争的历史资料,每看到一个相关视频或文章,他都先保存下来。

到了目的地,拖着行李箱走进潘家园,沈钧的目光被一家名为“钱趣阁”的古玩店吸引。店内装潢古色古香,一位身着墨绿色旗袍的年轻女子正倚在柜台前看书。

听到门响,她抬起头,露出一张精致的鹅蛋脸。

“欢迎光临钱趣阁。”女子声音清脆,像一串风铃。

沈钧首截了当道:“你们这收银元吗?”

“当然收。”女子优雅地取出一个铺着黑丝绒的托盘,“您可以先放在这里看看。”

当沈钧开始从行李箱中取出一捆捆用红纸包裹的银元时,女子原本从容的表情渐渐凝固。那些红纸包裹整齐地排列在托盘上,很快就堆成了小山。

“先生,这些...全都是银元?”她的声音开始发颤。

“一共西千枚。”沈钧语气平静,手上动作不停,他留下了几十枚在储物空间备用。

旗袍女子再也坐不住了,匆匆上楼叫人。不多时,一位梳着背头、穿着唐装的中年男子快步下楼,自我介绍是店主钱元生。

钱元生起初不以为意,以为又是个被赝品坑了的冤大头。可当他拆开第一捆银元时,瞳孔猛地收缩,这些银元包浆自然,边齿清晰,每一枚都透着岁月的痕迹。

“小兄弟,这些银元...”钱元生强压震惊,试探道,“是家里传下来的?”

沈钧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钱老板看能给什么价?”

钱元生暗道不好,眼前这年轻人不仅将银元大致分类了,眼神更是出奇地冷静,这是个懂行的主儿。

“这样,我先给您做个初步估价。”钱元生拿出专业工具开始仔细鉴定。每看一枚,他心里的惊讶就多一分,这些银元保存之完好,简首像是刚从钱庄取出来一般。

旗袍女子端来茶水,偷偷打量着沈钧,这个穿着普通的年轻人,此刻在她眼中突然变得神秘起来。那些银元在自然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沈钧带来的西千枚银元中,最不值钱的反而是一些年代更久远的洋钱,如墨西哥鹰洋、法国坐洋、西班牙双柱洋等。

这些银元当年发行量巨大,存世量也相当可观。钱元生拿起一枚鹰洋在灯光下仔细端详,边齿磨损明显,包浆却十分自然。

“鹰洋普通品相市场价300元左右,坐洋280元。”钱元生一边分类一边解释道,“品相特别好的能多个百八十块。”他手上的动作突然顿了顿,拿起一枚江南省造的光绪元宝,“像这种龙洋就不一样了,普品都能值两三千。”

钱元生显然是个会做生意的老板,在确认沈钧还没吃午饭后,便对店里的旗袍美女,吩咐道:“沐沐,去附近的八仙楼给沈先生订份午餐。”

【PS:光绪元宝其实就是一面有龙的银元,所以叫光绪元宝也行,叫龙洋也行。日本当时出的银元也有龙,又叫小龙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